茶,是一種神奇的東方樹葉,從古至今,無論是追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文人墨客,還是以青燈黃卷為伴,的禪宗大家,還是“蕓蕓眾生苦做樂,莫把世俗放心中。花開花落幾歲過,渾渾噩噩度生活。”追求難得糊涂,隨遇而安的道家高手,亦或是只追求“粗茶淡飯”的最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均會以一杯清茶為伴,消暑解渴的同時,我想,當茶在唇齒間留有余香的時候,也只有智慧的中國人才能體會到茶道的真正內涵。
茶道,細心炮制,精心泡制,靜心品之,回味厚之
細心炮制,作為神奇的東方樹葉,當我們已經嗅到茶香,看到成品茶葉的時候,實際上,熟悉制茶工藝的手藝者在尊重大自然法則的前提下,巧妙的將陽光、土壤、時節等自然因素和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先進而不失傳統的采摘、烘干,炒茶的手藝最合理的結合起來,將茶香最大程度的激發出來!
精心泡制,首先,茶香之所以能夠縈繞在人們口中久久不散并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壺開水,一個容器還有一些茶葉這么簡單,這些因素固然是泡茶必備的因素,但是擁有這些因素并不一定可以將茶的香氣完美的迸發而出,可以不夸張的說,容器的材質、大小、水的品質、水的出處、水溫的控制對于泡茶來說都是有靈性的,只有這些因素的恰當齊備,在加上茶藝師技藝的載體,這些有生命的水,茶,還有容器才能在完美的碰撞下結合,最后品茶者才能從中品出茶之道。
靜心品之,品茶是高雅的活動,品茶者要選擇一個安靜清幽的環境,遠離車水馬龍的喧囂,另外,最重要的是要靜心,一方面,專心品茶,不為其他的事分心,另一方面,讓自己的心沉下來,不浮躁,形象的形容品茶者靜心的程度就是“清心寡欲”。
回味厚之。茶之道的精髓在于品茶過后,茶香在品過之后的一小段時間內繼續刺激你的味蕾和鼻腔,讓品茶者運用自己的口鼻繼續回味茶的香氣,感官上的回味,就僅僅是這樣,但是,從思想上,茶道讓我們回味什么,我想,“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大腦中的回味的一定是千差萬別的,在這里,我覺得茶,更像是思想家,佛學大家。道學大家。用不固定的答案告訴我們茶道究竟是什么。
品過一杯香茶,茶道告訴我的則是“茶道亦人道,細心對事、精心經營、靜心思考、回味總結。”
細心對事,正如茶葉的細心炮制,我們的人生時時都有厚積的過程,我們在厚積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身為人的法則,通過一天天的不斷積淀,使我們在正確的人生法則下厚積并且正積我們的人生經歷。讓我們人生的基礎打的足夠正,也足夠扎實。
精心經營,正如我們對茶的“精心泡制”每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是一撮茶葉,經過精心炮制后最終能夠迸發出自己閃光點的還得靠著合適的水、合適的容器、更重要的是合適的茶藝師的手,我們之所以能夠成功,除了離不來像水和容器一樣的朋友,更重要的是能遇到“好茶藝師的手”這樣的機遇,因此,一方面,我們在交友的時候要拿出百分百的真心,我始終相信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說法:另一方面,當機遇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不要猶豫,抓住機會!泡出一壺人生好茶。
靜心思考。正如品茶,我們的人生也需要來品一品,當今社會是個高速運轉的社會,我們在追求速度的同時需要在一段時間靜下心品一品自己這壺茶的香氣,不要讓快捷的社會把屬于自己的茶香淹沒,我們應該有一雙能夠發現自己特長的眼睛,并且把自己的特長發揮出來,讓欣賞它的人們品一品屬于自己的茶香。
回味總結,正如回味茶香一樣,品過了自己,一方面在感官上了解自己,另一方面,從思想上,我們要做自己精神的主人,將自己多年來厚積的茶香在一段時間內留在唇齒之間,刺激到心靈中去。
茶道是什么? “厚積薄發”用最質樸的手,厚厚積淀茶之道,用淡淡的茶香微微的詮釋這自己的淡雅!
人道是什么?“仰望天空、腳踏實地”仰望天空樹立三觀,腳踏實地實現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