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本書《幸福的方法》之幸福漢堡。
幸福漢堡,出自 [美] 泰勒?本-沙哈爾| 博士所著的書《幸福的方法》,葉老師在課堂上給大家推薦過這本書。在這本書當中,泰勒博士把人們生活中的狀態概括為四個漢堡模型,分別是享樂主義型,忙碌奔波型,虛無主義型,感悟幸福型。
相信看過書或者沒有看過書的朋友們從這四個漢堡的字面意思都能獲得一些基本信息,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斷。那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學習實踐和分析,把這四個漢堡放在時間軸上和大家一起做一個簡短的探討。
既然是時間軸,就會有過去,現在和未來。首先來說三個漢堡:虛無主義型,忙碌奔波型,享樂主義型。其中虛無主義型在過去,忙碌奔波型在未來,享樂主義型在現在。
虛無主義放在過去,是因為這種生活模式的人,身處現在,卻活在過去。無論是對過去美好的緬懷還是對過去不如意事件的受害者的行為模式,都是活在過去的陰影當中,這種人表現出來的狀態是抱怨的,厭世的,消極的,不要說激情,連熱情都已經蹤跡全無,處處想要博取他人的同情,理解,幫助。這種人看不到現在,也在行為和意識上完全放棄了未來,極端的情況可能會傷及自己的生命。這是虛無主義的生活方式。
那么享樂主義呢?活在當下,人在當下,所追求的一切也都是當下這一刻的兌現。往往活在對欲望的追逐當中,活在當下這一刻的感官的享受和刺激當中。透支著自己的身體,財富和時間,對未來沒有任何的規劃、方向和要求,今朝有酒今朝醉,那活得在自己感受中真是一個痛快。然而正如一句話說的:熱鬧散場后往往是空虛和寂寞。這是享樂主義型。
那忙碌奔波型呢?活在未來當中?,F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將來某一個目標的實現,現在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一種手段,只不過是必經的路程。這種人眼睛永遠盯著未來,認為在將來某個時間點上,一旦目標實現就會獲得巨大的滿足,快樂,從此無憂無慮。
然而我相信大家都有深深的體會,未來目標實現的滿足,是非常短暫的??鞓芬彩欠浅6虝旱?。最典型的就是我們從小都被教育,好好學,考上大學就行了。而當我們考上大學卻發現,生活的挑戰才剛剛開始??忌洗髮W的興奮、快樂,榮耀轉瞬即逝,呈現在眼前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戰所帶來的巨大的沖擊。
這三個漢堡簡單剖析完成。最后一個漢堡,感悟幸福型。生活在現在和未來的區間中,在這種狀態中,對當下的生活是有感受的,是享受的、珍惜的、付出的,對未來又是有方向、有希望、有追求的。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人們不會因為將來的目標而忽視當下的存在和生活,也不會因為聚焦現在而失去人生的方向,反而會有一種深刻的感悟、平和與快樂,這也是泰勒博士想要引導我們去到的方向。
這四個漢堡不是孤立存在的,縱觀人的一生,這四個漢堡是交替存在的。比如一場無果的戀愛,一次自定失敗的投資或者創業,都有可能使人們陷入虛無主義型的生活狀態中,消極悲觀,萎靡不振。內心強大的人會很快從中脫離出來,繼續投入到生活的洪流當中,也有一些人反而因為這些事件的沖擊放掉一切,懷疑一切,直接進入享樂主義,認為現在即一切,人生苦短,及時行樂。所以這兩種生活狀態都需要鍛煉加強內在的力量,擁有肯定自己的力量和繼續前行的勇氣,同時對自己的生活有所覺察,對自己的人生和未來有一個規劃。
對于忙碌奔波型,我想到的是妙妙教練曾經給我們分享過的:停下來,等一等靈魂。因此我的建議是慢下來,甚至停下來,看一看自己的內心,看一看自己的生活狀態,看一看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看一看自己所擁有的,極有可能,這種慢甚至停下來的節奏,會令這個忙碌奔波的人慢慢恢復感知,喚醒內心的力量,能夠將那些對現在和未來都有意義的事情,也就是正確的事情,做得更好,而后去到感悟幸福型。
在我們的生活中,甚至在一天當中,這四個漢堡也是交替進行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是甜食愛好者,晚上要休息的時候,我會突然因為口腹之欲,又吃了一塊甜點,那么此刻我就是享樂主義型,欲望讓步于健康。當我擁有這樣的覺察,下次再想吃甜食的時候,我就會保持一份克制,一份自律又進入到感悟幸福型中。
所以說我們的生活就是四個漢堡變奏交織的進行曲,這四個漢堡的分類,會使我們擁有一種覺察,去檢視自己,處在哪一個模型當中。無論我們處在三個不想要的模型中的哪一個模型中,都不需要恐懼,害怕,焦慮,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目標是要去到感悟幸福漢堡中。只要我們牢牢記住我們最終要去到的地方,擁有覺察,不斷提升突破自己的認知,并及時的調整和改變,并使之成為主旋律,一切都是OK 的,我們在每一個當下都是感悟幸福的。
在賀國慶老師講解的漢堡錦囊中,他提煉分享了泰勒博士在北大演講時提到的五個獲得幸福的方法:1.接受發生的一切。2.所有一切的背后皆有有利于我的地方。3.感恩。4.多運動。5.陪伴家人。
大家聽到是否特別熟悉?沒錯,這就是課堂上葉老師反復反復提及強調的生活方式呀。針對這5條我們做一個簡單的探討。
感恩,多運動,陪伴家人,應該是我們每一個易效能人正在踐行的生活方式,非常容易理解。這里我重點和大家探討兩點:接受發生的一切和所有一切的背后皆有有利于我的地方。
首先,所有一切的背后皆有有利于我的地方。這是辯證看問題的典型代表。泰勒博士說“開放的思想加上有分辨力的頭腦和心靈絕對可以幫助我們完成關于幸福成長和自我實現的人生拼圖”。每發生的事件,我們都可以抓取提煉積極的意義,唯有這樣才能夠引發積極的結果。根源也在于此。就如我是一切的根源,外在世界就是我們內心的投射,我是投影源。
葉老師也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句話有助于我們對已經發生的事件和自己的心態、情緒保持一種覺察。我們可以把這句話當做一句咒語,每每心中不爽,抵觸,抗拒之時,就把這句話拎出來,反復的說上幾遍,直到相信所發生的就是最好的安排的時候,再愉快地去進行自己的下一步。這也是我常常提及的一句話。
再說接受發生的一切。當認知到“所有一切的背后皆有有利于我的地方”,接受發生的一切應該是一個順理成章的結果。知乎上曾經有一個很著名的問題:如果不小心丟了100塊錢,好像丟在某個地方,你會花200塊錢的車費去把那100塊找回來嗎?顯而易見,單就這個問題本身給出的答案基本一致。而生活中,我們是否常常為了已經發生不可更改的事情消耗大量的時間精力?回頭來看很不值得。我們在當下改變和遷善的速度越快,我們生活的時間成本,精力成本越小,也正是改變的速度拉開了人和人之間的距離。
最后說一說我和幸福的關系?!缎腋5姆椒ā愤@本書,建議大家通讀,這是一本完全的幸福訓練手冊,依照書中的方法,練習就會提升我們的覺察覺知,找到我們的快樂,優勢,意義三圈交集,去到我們的使命方向。我也是因為來到易效能,讀到這本書,從而對自己的生活工作有了深刻的思考,對人生的終極目標和意義有了更多探索,進而離開以前的醫藥行業,跨界進入到財商財富傳播領域。我的三個標簽幾經改變,確認為:時間管理終身踐行者,財商教練,富而喜悅設計師,個人家庭事業成長型陪伴教練。
愿我的分享為你創造價值,愿你的生命燦爛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