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擦亮青春底色
回顧歷史,是為了以歷史映照現(xiàn)實、遠觀未來,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回顧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展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弘揚“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旗幟鮮明地以“九個必須”為“開創(chuàng)未來”舉旗定向、引路領航。
“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這既是穿越百年的青春回答,亦是歷經(jīng)百年的時代考題。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有著新的使命、新的奮斗、新的未來,唯有激蕩青春熱血、牢記宗旨理念、保持拼搏姿態(tài)、樹牢道德風范,方能在這份歷經(jīng)百年的時代“答卷”里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激蕩青春熱血,以堅定信仰領航奮斗人生。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信仰不只停留在窮苦潦倒、頭破血流的“覺醒年代”,在富裕富足、平安喜樂的今天依然十分重要。在國民尚未覺醒之時,陳獨秀、李大釗等思想先驅(qū),用新文化、新思想激發(fā)國民奮發(fā)圖強之熱血,毛澤東、周恩來等一大批青年人,在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和探討人生價值意義的思考與選擇中,毅然走上革命道路。
牢記宗旨理念,以孜孜深情渲染人民底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二字的深刻見解,飽含著人民領袖對人民的真摯情懷,映照出百年大黨對人民的赤子之心,為我們一切工作指明方向、提供遵循。歷史的經(jīng)驗和教訓告訴我們,人民是力量之源,我們黨只有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奮斗,才能夠立于不敗之地。一旦損害人民利益,失去人民的信任,離開人民的支持,我們黨就會被人民所拋棄,被歷史所淘汰。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我們應當時刻牢記為民宗旨,吹著振興的“號角”,搭上發(fā)展的“快車”,立足崗位,多為人民做“好事”,多幫人民解“難事”,讓“一枝一葉總關情”成為敬民親民、愛民惠民的生動實踐和具體表達。
敢于知重負重,以拼搏姿態(tài)斗罷艱難險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越是偉大的事業(yè),越是充滿挑戰(zhàn),越需要知重負重。”知重負重,這一鏗鏘有力的表達,是總書記對全體黨員干部的殷殷囑托、切切期許。從一代人的思想覺醒到革命戰(zhàn)爭的全面勝利,再到?jīng)Q勝脫貧攻堅、決勝小康社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面穩(wěn)定可控,我們一批批黨員干部,不畏困難,負重前行、負重“逆行”,用清晰的足跡印刻著時代前行的“道路”,為時代新人“打樣”,為黨的事業(yè)“賦能添彩”。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迎難而上,敢去啃“最硬的骨頭”,敢去抓“最燙手的山芋”,不斷拼搏奉獻,努力創(chuàng)造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業(yè)績。
堅持自我凈化,以高尚人格樹牢道德風范。共產(chǎn)黨人應有的道德風范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保持共產(chǎn)黨人艱苦樸素、公而忘私的光榮傳統(tǒng),從不以功臣自居,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貪圖享受,守紀律、講規(guī)矩,生動體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人應有的道德風范。”可見,高尚的人格是黨員干部應有的品質(zhì)。但做一個有品格魅力的黨員干部并不簡單,還需時刻自我革命、自我凈化,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要經(jīng)得起考驗,扛得住誘惑,無論“八小時”內(nèi)外,都要堅決杜絕“七個有之”,做到“五個必須”。要始終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儉修身,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2022年,新使命、新奮斗的起點。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應當胸懷“國之大者”,以舍我其誰、“我將無我”的精神氣魄,以無畏艱險、自我革命的“趕考”姿態(tài),為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矢志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