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陰河,一個蒼涼的北方小鎮,曾留下我兒時的美好回憶,這里的一草一木是那樣的熟悉,那樣的親切。雖然離春節還有數日,但街道兩旁已排滿了賣年貨的鄉親。孩子們已早早的穿上了五顏六色的節日服裝, 他們稚氣的臉上洋溢著節日的喜悅,我與妻子無心于五顏六色的年貨,穿過吵嚷的街市向鎮里走去,當路經我們曾經居住的住房時,我與妻子不約而同放慢了腳步,默默向院中凝視,一時感慨萬千……這里早已另易房主,再已不是我們生活的家園,失落與茫然之感油然而生,十冬臘月的北國,哪里是我們的落腳之地?哪里是我們的安身之所?
沉默了片刻,我與妻子商量,決定先到妻的姐姐家取取暖再作打算。妻子的姐姐家位于背陰河火車站東側,兩間低矮的茅草房在火車通過時房屋隨之震顫。為了御寒,窗子被一層乳白色的塑料布嚴嚴實實的籠罩著。我們的到來出乎他們的預料,姐姐急忙從妻子懷里接過女兒問寒問暖,面對姐姐的尋問,我與妻子相對而視,妻子欲述無語,扭過頭抽泣起來,姐夫見狀,猜測到我們面臨了困境,示意不要再問了,并開導我們說:“車到山前必有路,人逢絕路路更寬,年關到了,還折騰啥,在我們這兒過了年兒再說吧。”在我們走投無路的時候,妻子姐姐,姐夫挽留了我們,我們在其家中度過了難忘的1985年春節。
冰消雪化,春回大地,我們的處境隨著季節的變化發生了轉機。電影《少林寺》在大陸公映帶來的武術熱也開始波及到了我的故鄉,街頭巷尾不時見到孩子們模仿電影
中武術動作的身影,中華武術的神秘感不僅讓孩子們著迷,同樣也讓大人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時練武術的人受到了人們的關注,本來我的武功在家鄉已小有名氣,隨著武術熱的到來,我似乎一夜間受到了鄉親們的尊重,鄉親們得知我回到了故鄉,紛紛帶孩子找到我的住所,有的稱我老師,有的稱我師傅,請我教孩子們武術,當時有個虎頭虎腦、叫杰子的小男孩,找到我跪地不起,非要拜師不可,我與妻子還是頭一回見到這樣的陣勢,一時不知所措,妻子急忙上前勸他起來,他不但不起,反而還大哭起來,我問他: “你為啥要練武術啊?”
他邊哭邊回答說:“有人欺負我,我學會武功去教訓他們。”“練武要講武德,學功夫是為了防身,可不是為了打架呵,為打架練武我是不教的。”在我的開導勸說下他才站了起來,后來征得其家長同意,讓他參加了我的武術班,當時武術班有十多個孩子,他們習武的熱情非常高漲,每天早晚他們都自覺聚集在鐵道旁的樹林中,借助火車站路旁微弱的路燈光亮學練武術,我向他們傳授了武術基本功、初級長拳,南拳等。當時杰子任班長,他吃苦精神非常強,他練的南拳虎虎生風。我非常滿意。在妻子姐姐家吃住時間長了總感到不是法子,我與妻子商量決定出去租房子,他們看到我們身無分文自然沒有同意,后來在我們一再要求下,開始單獨“起火”(做飯),以減輕他們的負擔。北方的村民是純樸的,當你無償給予他們時,他們會用各種方式回報你,當學生家長得知我們自己起火后,紛紛送來糧食、土豆、倭瓜,咸菜,就算對我義務教授孩子們回報吧,俗話說“支起鍋灶就是家”,雖說生活十分清苦,但從孩子們的身上我看到了武術的希望,我的眼前也好像有了一片廣闊的天地。
一天晨練結束后,剛吃早飯,只見武術班的孩子們站在我的窗前,他們嘀咕著、耳語著、推讓著,孩子們在干什么呢?以往孩子們早該背起書包上學了,今天聚到這里一定發生了什么事情,我放下碗筷,急忙推開房門,只見杰子端著一盆豆腐站在門前,孩子們一雙雙天真的眼睛注視著我,“你們這是干什么?”我不解的問。
“這是我們孝敬師傅的。”“師傅不能總吃咸菜……”孩子們七嘴八舌說開了。
“你們哪來的錢?” 我問 。
“我們每人五分錢湊的。”面對這些可愛的孩子,我內心一陣酸楚,當時一條豆腐雖說只有一角錢,可是孩子們送來的何止是幾條豆腐,而是他們那顆尊師重道的心啊!
生活首先要解決燒柴問題,當時我們無錢買柴,我與妻子只好到野外打茬子,每當星期天,孩子們都不約而同參加到打茬子行列,肩挑背扛,一個春天我們就打了高高一垛,解決了燒柴問題。
小小武術班的活動在我的家鄉產生了較大的反響,一次我帶孩子們去小學操場練拳,小學郭校長無意間發現了我們,并對練武產生較大的興趣,他向我詢問了武術教學情況后說:“你能不能到學校教武術?”對他突如其來的邀請我感到非常突然,在我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的時候能到學校教武術不是雪中送炭嗎!我立刻答應了他,之后我們又選擇了練功場地、宣傳辦法和工資待遇等問題,報名時間定在5月7日早上6:30分。
我興沖沖回到家中把這一喜訊告訴了妻子,她高興得幾乎跳了起來,興奮地說:“ 我們有出頭之日了!我們有出頭之日了!” 妻子飽受煎熬的臉上洋溢出開心的微笑。在我們等待學生報名的那段日子里,我常常聽到妻子在做飯時哼哼起小曲兒,妻子的姐姐姐夫也為我們高興,可是,我們感到時間過的太慢了。
報名的時間終于來到了 ,這天我起得特別早,早早來到小學操場招生處,此時小學操場已有了很多人,有學生、有家長、還有社會青年,當我到來時人們一下子涌了過來,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受到人們如此擁戴,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我深知,孩子們的狂熱并非來自于對我的崇拜,而是來自于中華武術的魅力。盡管孩子們的熱情失之盲目或出于好奇,但他們的熱情卻讓我深深的感動著。開始報名了,10,20、30...100..200人……上課的鈴聲響了,郭校長要求停止報名,立即上課,可報上名的學生仍不愿離去,沒報上名的還在向前擁擠,學校的正常秩序失控了,最后在所有老師的疏導下才漸漸離去。
報名場面讓我、也讓郭校長出乎意料,他擔心學校開設武術課會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非常婉轉的回絕了對我的邀請。雖然初次在校傳授武術沒有成功,但從孩子們高漲的習武熱情中,我意識到了自身的價值,更堅定了走武術道路的信念,此刻,我仿佛聽到了中華武術的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