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專注橙長計劃#寫作+習慣訓練營第三課復盤

如何制定一個合理的習慣

前兩天,易仁永澄老師為我們講解了有關于習慣規劃。

區別于前兩章——習慣養成的誤區和習慣養成的本質。這一章是可以落地的。老師具體地給我們講述了我們該如何制定一個合理的習慣。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我們該如何做習慣規劃吧!

一、Why?

為什么我們需要習慣規劃。

首先,老師先給我們講述了關于習慣規劃的重要性。習慣規劃的意義包括:找準習慣目標、提高習慣養成的意愿度、降低習慣養成的風險、增強習慣養成的掌控度。

那我們該如何找到習慣養成的意義?

老師給我們引入了PORT模型

PORT模型:即 Purpose:目的

Goal:目標

Result:成果

Task:任務

通過這樣一個模型,我們便能想清楚我們想養成的習慣

找到習慣養成的意義對于我們有什么作用呢?

想清楚習慣養成的意義對于我們日后在習慣養成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找準方向,提高習慣養成的意愿度,降低習慣養成的風險。

二、How?

既然習慣如此重要,那我們又該如何養成習慣呢

1.目標

你需要想清楚,你到底要養成怎樣的習慣。通過第一章,我們知道,真正能夠落地的只能是表層習慣,那你想要養成的那個表層習慣是什么。

對策:

找榜樣。列5個你自己的榜樣,你很期待成為那樣的人。他們身上有什么優點是你期望的,每個列出三點。如果把這些優點都集中在你身上,你會成為怎樣的人,用三個形容詞來說明。

之后,你需要考慮,培養這樣的才干,在這途中你需要養成怎么樣的習慣。

在這個過程中,你便能夠找準需要培養的習慣了。

以一帶多

通常,我們在同一時間只能養成一個習慣。但是習慣之間也有其共通之處。比如,我需要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但是僅僅閱讀是不夠的,我需要增強自己的理解力,而寫作是最好的增強理解的方法,我可以在培養每天閱讀的前提下培養持續寫作的能力。

2.計劃

計劃為習慣培養增加其可落地性。

一個好的計劃有助于習慣的培養,我們還可以通過計劃檢測目標的施行情況,我們還可以隨時查看到底哪一天我們沒有堅持培養一個習慣,從而總結經驗,降低習慣培養的風險。

3.風險

何為風險,即可以預見/還沒有發生的事項。那我們該如何防范習慣養成過程中的風險?

一個工具:if...then...

如果怎么怎么樣。。。那就怎么怎么樣。。。

這個工具能夠更好的設計自己的路徑,當確實很想放棄的當天,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完成那天的任務。

問下:發生了什么,這個事情造成怎樣的波動,究竟是什么事情造成這樣的情況。然后我們可以選擇觸發器發生之前主動離開。

一個核心

問清楚自己培養這個習慣,意義到底是什么。意義能夠支撐你的能量,如果在培養習慣時沒弄清楚,這樣,能量就特別足,減低了培養習慣的風險。

三、What?

什么樣的習慣算是一個好習慣

抓住點

通常,同一時間培養的主要習慣只有一個。抓住這個要點便顯得非常重要。如果你不能抓住這個點,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便會增加失敗的風險。同時,你還不能通過以一帶多的方式,培養成其他的習慣

能量跟上

一個好的習慣一定是意義明確。當意義明確了以后,能量自然足。一個意義不明確的習慣,一旦在習慣培養的過程中發生什么,這個習慣便會終止掉

堵住風險

一個好的習慣必須有應對風險的對策。一旦發生了風險,你的應對策略是什么。在習慣培養過程中,如果我能夠堅持多久,也需要給自己一個獎勵,提高積極主動性。

基本上關于習慣規劃的內容就到此結束了。

這個課程對我有沒有用?有什么用?

有用。

這個作用可以分為以下三點:

1.可以規劃出一個可以落地、合理的計劃

2.明確自己培養習慣的意義,抓住要點,使能量跟上,回避風險

3.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工具,當風險發生時,我們該如何應對,如何讓習慣更好地持續下去。

以上便是課程的主要內容,以及內容給我的指導意義。如果你有什么不一樣的想法,請一定要給我留言,期待收到大家的回復。謝謝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