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教學讓“短板”變“優勢”——平涼小規模學校個性化教學教師高級研修班培訓有感之二

趙小平?

? ?

培訓圓滿結束

? ? 2017年平涼農村小規模學校個性化教學培訓圓滿結束。這次培訓中,21世紀教育研究院王雄院長以及他的團隊精心講解、深入闡述了個性化教學理論。以多元智能理論、馬斯洛需求理論、平行思維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等為支點,為個性化教學理念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基礎。“學校創新開展個性化教學,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教學理念像一陣清新的雨水降落在夏日焦灼的平涼大地上,參與培訓的每位學員都如沐春風。個性化教學理念隨著學員的認真學習也像一縷和煦的陽光,照到了山鄉村野。個性化教學必將成為深入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突破農村小規模學校內涵發展瓶頸;進一步提高小規模學校教育質量;真正實現“小而美”“小而優”的有效途徑。?

? ? ? ?

和藹可親的王院長

? ? 農村小學學生人數銳減,“袖珍村小”已普遍存在,在這些“袖珍”村小,教師工作積極性不高;學生學習進取心不強;規范管理落實難;教學質量提升慢;學校發展也成了空談。“學生少”成了制約小規模學校發展的致命因素。但是“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個性化教學理念恰恰使“學生少”這個致命因素成為了致勝優勢。?

? ? 個性化教學就是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教學,必須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長、興趣愛好進行施教,達到“一生一策,精準施教”的目的。即學生需要什么,教師便需授予什么,充分關注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雖然有了班級教學,才大大加速了人類的文明進程,但是進入了信息化社會,我們發現班級教學雖不象盧梭所說:“是學生心靈的屠宰場”,可它那一刀切的模式讓越來越多有獨立思考能力、有創新精神的學生難以接受,也越來越不適應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人們常用“幾十年如一日”來形容教師的工作,學生也每天生活在“課表”里,所以師生在校的每一天幾乎都是“復制粘貼”的。我們的學生如果面對各科、各年級教師用統一的教材和模式化的方法實施教學,他們怎能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怎能體驗到生活的樂趣?他們的個性又怎能得到張揚?而且學校教育向來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論英雄的。一旦某個學生學習成績優秀,他就是一個“成功者“,否則就是一個”失敗者”。從學校或班級范圍來看,真正算得上”成功者“的僅占了全體學生中的極少部分,然而我們眼中的大部分“失敗者”卻成了社會的有用之才。

? ?

幽默風趣的王道榮教授

? ? "個性化"教學便是“一個學生定制一套教學計劃”、因材施教、精準施教的教學模式。它最大程度地尊重和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把學生解放出來,讓學生有更多獨立思考、獨立實踐的學習機會,提升素質并發揮潛能,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化教學不是非常具體的固定小模式,也沒有現成的公式可套,個性化教學是一個宏觀的概念,是一種思路引領。涵蓋了教學思路,課堂設計,課外活動,作業等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它的前提條件是要充分了解學生,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環境,興趣愛好,性格特征,心里變化等當面。它的原理就是,傳統教學好比百米賽跑,同一起點,同一終點,腿長,身體好,速度快的先到終點,反之就后到,總能決出個冠亞軍來。然而個性化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無論天賦如何能力如何,總要讓所有人同時到達終點,這樣一來就必須依照選手的能力和基本情況設置不同的起點和終點。這個例子中起點是老師個性化的教,奔跑過程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終點就是學生的發展目標。教學過程看起來好像擾亂五章,其實是“形散神不散”,“形”是過程和方法,“神”是結果和目的。? ?

? ? 個性化教學是一種系統性的教育教學理念,我所思考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小班化教學并不是傳統教學模式在小班額班級的應用,而是基于小班額這種現實情況下,因地制宜創新教學方式的大概念。個性化教學也不是隨意亂為的教學,不是教育教學工作上的偷工減料,更不是對教學過程、學習過程的隨意刪減、變更,而是在統一性教學(遵循基本的教學原則和要求的教學)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深入了解學生;關注學生個性化差異;靈活掌控學生學習狀態,對教的內容、教的時間、教的地點、學生學的方式、學的內容、學的習慣等一系列教學過程進行優化,靈活設計。真正達到“因材施教、精準施教”的目的。是具有自己教學主張、教學方法的教學。?

? ?

多才多藝的夏昆老師

? ? 如何做好個性化教學呢?我認為首先應該改變心態、不斷學習、吐故納新、強化自身素質。作為老師,一定要不斷加強學習,提高專業素養、師德修養和個性涵養。只有具備強烈的責任心、事業心,才愿意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學生,了解學生。個性化教學需要恰當靈活、隨時隨地改變自己身份,時而是“同學”,時而又是教學設計者、監控者、觀察者或傾聽者,用教師“個性化”的教來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 ?

? ? 其次要深入了解學生,用愛潤澤學生。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愛護學生、關心學生。不要因他們的家庭背景、性格特點、外貌長相、知識結構而存有偏心、偏見。我們要結合教學了解學生,每個學生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質和生活環境,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優點和不足,學生之間有生活經驗的差異、思維水平的差異、學習基礎的差異等等。所以我們就不能用統一的尺度來衡量所有學生,更不能僅憑成績論成敗。我們只有深入了解每一名學生之后,因材施教,才能讓每一名學生有所發展。

? ?

農村教育有我們!!

? ? 當我們在進行教育的時候,我們還要常常反思:我了解每個孩子的過去、現在、未來嗎?我了解每個孩子的每一天、每一刻嗎?我能幫助到孩子的每一天、每一刻嗎?我又如何幫助的?……由此,我們才可能窺得實施個性化教育的通道。? ?

? ? 每一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那么我們的教育也應該為他們量身打造。個性化教學的探索之路任重而道遠,我們要用汗水和激情去靜待滿園芳菲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