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世無爭與己爭”,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是在幾年之前一個學妹的個簽上,讀起來很有深意,但我不理解。
昨天上課的時候老師讓做了個游戲,叫紅黑商戰。88個人分為AB兩組,44人一組,兩組分別在不同的房間里。游戲規則很簡單,一共六輪,第三輪和第六輪得分會分別乘兩倍和三倍,每輪都可以選擇紅還是黑,游戲的目的是贏,最后累計的正分數高的一方獲勝,下面是選擇紅黑的得分表。
兩組分開前,我們剛經過一個游戲,大家激情澎湃的喊著我們是一家人,心永遠連在一起。結果分開后游戲進行的第一輪,兩組就分別都選擇了紅,捅了對方一刀。每個人都很自私的想著如何去贏另外一組,甚至沒有一個人提議選黑吧,要是對方也選黑,各加3分,雙贏啊!我們腦子里全都是如何整垮對手,選紅要么平要么贏,寧可兩敗俱傷,也不要冒著風險去成就對方。我是A組,我們前三輪都選的紅,沒有別的目的,就是想著干掉B組,而B組也絲毫沒有示弱的選擇了一路紅。
然后,我們組的組長給我們突然給我們講了個故事,說有兩個兄弟,開了兩家培訓機構,都干的風生水起。結果后來因為一點利益爭的你死我活,兩家機構結局也不盡如人意。組長說,我覺得我們是不是該放手了,這樣下去贏了B組又有什么意義?說實話那一刻我的心有不甘,為什么就這么放棄,當大多數人回答“是”的時候,我覺得我挺自私的,放手對我來說,真的有那么難嗎,一個游戲而已我有必要那么投入那么認真嗎?
第四輪,對方依舊選擇的紅色。我知道我們基本上已經輸了。第五輪,我們組依舊選擇的黑色,當然,投票過程中,也有很多人站出來說選擇紅色,因為最后的目的是贏。投票過程中,我能感覺到我內心的五味雜陳,頭腦的混亂,我覺得投黑投紅各有各的道理。但我很慶幸,我最后選擇的是黑色。第六輪,最后一輪,分數乘3倍,我們依舊堅持的選擇了黑色,成就了B組。最后結果A組-37分,B組+13分。輸了,那一刻,我如釋負重,卻抹不掉心里對B組的小埋怨。
回到房間,B組全體人起立鼓掌歡迎我們,還為我們深深地鞠了一躬,那一刻我才真正的覺得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黑板上B組一路紅到底的成績,原本應該讓他們很驕傲,但這一刻,他們一定覺得看起來很刺眼吧。也是在這一刻,我突然覺得自愧不如,又對我們組長佩服有加。
等講師為我們講解的時候,我才真正的領悟到這個游戲究竟是為了告訴我們什么。還記得嗎,游戲累積正分數高的一方算獲勝。而如果我們和B組一樣,一路紅到底,兩敗俱傷,雙雙負分,沒有一組贏。如果最后三局我們沒有選擇黑退讓對方,那么對方得分比我們高但依舊是負分,依舊不會贏。講師問了我們一個問題:游戲的最大正分數是多少。聽到的答案竟然有很多種,有說45的,有說27的,他一直沒有回答,耐心的等著那個想要的答案,直到有人說出了54。對,27+27。兩組一路黑到底。
游戲結束后很多人上去做了分享,生活里,我們總是爭。與父母爭,大吵大鬧到離家出走;與戀人爭,用最尖酸的話傷害愛的人;與朋友爭,非要讓朋友承認你是對的,而她是錯的。這樣爭來爭去爭的頭破血流的日子,著實讓人感到累,一種切實的心累。更何況,結果往往沒有任何意義。
今天上課老師問我們人活著一輩子到底是為了什么?我竟然遲疑了,腦子一片空白,日子一天天流水般的劃過,忙就很忙,閑就很閑,一不留神,20年悄然而過。而人活一輩子,究竟為了什么,為的是爭名奪利,腰纏萬貫么?我們剛出生的時候,父母對我們的希望很簡單,就是健康快樂的長大。而又為何越長大,反而越忘記了初衷呢。
柴靜主持的看見里面有一期節目是關于藥家鑫的,他是西安音樂學院的高材生,某次路上開車不小心撞上了路人,因為害怕承擔責任一時沖動動刀殺了被撞上的路人。看過之后就兩個字“心寒”,從柴靜的深度采訪中我才發現,藥家鑫這種扭曲變態的心理和膽小懦弱到不敢承擔責任跟他的家教有很大的關系,從小到大,他的父母都要求他做到盡善盡美,藥家鑫在學校打架不管他是對是錯回來都會被罵一頓,他的父親說不管藥家鑫獲得怎樣優秀的成績他從來沒有表揚過他,在這種苛刻的家教,要求做到最好的家庭里,藥家鑫不愿意與父母有任何溝通,初中就一度有自殺的念頭。所有的事情不可能無緣無故的發生,所有的小惡積攢起來就會釀成大患。孩子天性是玩耍,想要的只是父母的陪伴和簡單的快樂,而做起來很簡單又不簡單。讓自己的孩子爭了20多年,最后孩子心里出了問題,這次事故也讓父母,也永遠的失去了孩子。中國很多家庭的教育都講究“棍棒教育”,做的不好就要挨打,打了才長記性,真的是這樣嗎,這樣的教育方式反而讓更多的孩子心理扭曲,把成長當成了一種負擔。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水為至善至柔,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澤被萬物,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沖突,人生之道,也莫過于此。
做人,爭的是一口氣,爭的是自己。對外界,不爭的人才是生活中最大的贏家。我有的東西,你隨時可以拿,因為我也不缺少,我沒有的東西,我會用我自己的努力去獲得,不會去為爭風吃醋,更不會不擇手段。生活原本的樣子應該是悠然自得,做自己喜歡的事,與自己爭,不過分的在乎別人的眼光,不為了贏得別人的關注而忘記本身的初衷。
大度看世界,從容過生活,與世無爭與己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