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身體的界限,一旦被人跨越,我們即刻知曉,心生警覺,并著意保護自己。但心理上的邊界,無形無味,當別人越界時,我們不懂得保護自己,并因此而陷入難過、沮喪、愧疚、悔恨、羞恥的負面情緒中,無法自拔。
心理上的邊界,就是要與他人劃出一條界線。這條界線,是他人不能超越的禁忌。當他人試圖破除禁忌時,我們必須生出力量來與之對抗。
02
曾在公司里,遇過這樣兩件讓我印象深刻的小事。
一日,公司其他部門的一位經理過來借樣品。她在詢問我,手上是否有做與她那邊類似的產品。我還未來得及開口,身旁的同事就插嘴說道,VITA(我的英文名字)可以帶你去樣品間看一看,她就是做女童服裝的。你有什么需要,可以問她借。
她并不是我的領導,工作內容也與我的業務無關。我只是恰巧坐在她附近而已。
另一件事,是一次與兩名同事下班。暫且將她們稱作A和B。走至公司樓下,說到如何回家。我說,我老公來接我。A說,啊,你不是和B都住在橋北嗎,你可以正好順路送她回家。我沒有答話。B說,看來不愿意啊,不用那么勉強啦。我只得尷尬地說,我們家的車太破舊,不太好意思載人。
那晚,因為同事A的一句話,為了送同事B回家,繞了一大程的路。
在這兩件事上,我的感受極為強烈,覺得如同被綁架脅迫了一般。事已至此,說得如此明白,你不去做都不行。但就是這樣的“綁架”,讓我對那些只需動動嘴的同事,充滿了強烈的厭惡感。
03
在他人操縱別人做事時,就好像他們知道我們的內心一樣。或者,在某些時候,他們并不想知曉我們內心在想些什么,他們只希望我們按照他們說的去做。
春節回家,大部分年輕人被問到最多的就是,月薪多少,何時結婚,何時生孩子。那些帶著幼小孩子回家探親的父母,則被指定讓孩子做出才藝表演。
看似親密的問候,體貼的關懷,實則上都早已超越了我們的邊界。拿多少工資,結婚,生子,這些事都與他人無關。當我們想坦白時,自然會大聲宣布。當我們不想說時,也希望他人不要再來詢問這些帶著強烈隱私的問題。
04
我們很天真地希望,他人能夠懂曉我們的內心,并自然地回避這些話題。但事實上,我們始終堵住不了他人的嘴。一味地渴望他人能迎合我們,是強人所難之事。
我們無法阻止別人越界時,那么就應該維護自己,不讓自己被攻破。邊界,就像一道墻。他人站在墻外,企圖使用各種利器,摧毀你的墻。而你的墻,必須足夠堅硬,才能抵擋他們一次又一次的破壞。
如果墻足夠牢固,足夠安全,那么,即便外面吵鬧哄哄,聲嘶力竭,我們在墻內,仍舊氣定神閑,喝茶觀花。
05
很多人之所以會被攻破城墻,是因為害怕內心的愧疚感。
控制欲強烈的母親會不斷地入侵女兒的領地,為她的生活、婚姻做出諸多決定。但乖巧的女兒,會認為,這是母親在愛她。而因為自己也深愛母親,所以不能拒絕她,不能回避她。
由此,把自己束縛在一個牢籠里,如同一只被困住的獵獸。搖搖尾巴,晃動毛皮,振作精神起來,但這一切只是在籠中走走路而已?;\外的天地,你始終抵達不了。
因為愛著妻子,所以任憑她翻閱自己的信息,電子郵件,照片。覺得這是愛的證明。這樣光明磊落,心無暗室。殊不知,這是將自己逼至角落,無路可退。
拒絕她,又會怎樣?做坦蕩的人,不欺騙,不背叛。但照樣,我也理應有屬于我的私人空間。當我想讓你跨越這道墻,讓你進來,游覽我的寶藏,這是我的自主選擇,但卻不應該是來自你的要求,你的命令。
06
當我們不愿面對內疚感,一再容忍他人越界侵入時,自身負面情緒會越積越多,這對我們的精神與肉體都是一種深深的傷害。
我們通過不斷取悅他人,來消耗我們自身的能量,并因此讓自己陷入抑郁之中。甚至,我們還在想,我為別人做那么多,我那么聽話,為什么,我還是感覺孤獨、難過?
真正的選擇,不是讓別人進來,而是你給予他人試圖控制你的自由,而你擁有不被控制的自由。
也許拒絕他人,脫離他人控制,對他人來說,是一種傷害。但有時候,我們難免要亮出底牌,告訴他們,你的精神領地不容侵犯。
這就像是一個警告,告誡他人,在某些事情上,他們必須適當做出后退。否則,這對彼此的關系,都是一種傷害與破壞。
這樣的警告,可以擁有多種的形式。可以是,宛轉的話語表達;可以是,默默地堅持自我;可以是,一次明確的告誡;可以是,兩相融恰的溝通。
總之,要擁有你自身的力量,去擁護你的心理邊界。
擁護住那道墻,也由此讓你保全了一片心的寧靜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