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是有方法的,這方法藏在《示弟立志說》里。
1508年,陽明先生在貴州龍場開悟以后,給跟隨他的弟子們,提出了四件事情進行規勸。第一就是立志!
陽明先生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在這里,陽明先生講到了立志的重要性,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隨后講要立志成為什么樣的人,成圣人!成賢人!成為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黨敬信之的人。
只是如何立志?志如何立得住?先生沒有講到。
七年后,1515年,陽明先生的弟弟王守文,跟著陽明先生學習心學,然后因為怕記不住,請先生寫一篇關于立志的文章,要淺近其辭,說得簡單一點,最好有實操性的方法,便于通曉,先生就寫下了《示弟立志說》,在這篇文章中就提到了立志的方法。
先生還是上來說:志不立,猶不種其根,而徒是培壅灌溉。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沒有立志,他的各種努力就是給一株圣誕節的圣誕樹去做功,去灌溉、施肥、澆水。
后面先生接著說,夫志,氣之帥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先生接著說:是以君子之學,無時無處而不以立志為事,正目而視之,無他見也;傾耳而聽之,無他聞也。如貓捕鼠,如雞覆卵,精神心思凝聚溶結,而不復知有其他,然后此志常立,神氣精明,義理昭著。
立志的方法就在“如貓捕鼠,如雞覆卵子”八個字上面。
貓捕鼠的時候,貓全神貫注地盯著老鼠洞,達到忘我之境,老鼠一出動,貓就撲上去,此時貓不會想腿如何跳、爪如何抓,意念一動,身體就飛了出去。貓捕鼠時便是忘我地把自己和老鼠融為一體,無善無惡了。
你見過貓窺視鼠嗎?兩眼瞪著不眨,四足抓地不動,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心意都盯在老鼠身上,頭和尾對成一條直線,一撲便抓住了老鼠。
貓窺視老鼠的時候,尾巴一定是翹起,中正的對著后腦,獅子窺視羚羊,尾巴也是如此。尾巴翹起便是提神,我們平時站立,安坐時,如果尾椎也是翹出的,正對后腦的就對了,這是為“首尾一直”。
看到這里,立志的姿勢就是“首尾一直”。既是我們的尾椎正對著我們的后腦勺。各位看官,看到這里,看看你的坐姿?尾椎是不是和后腦勺是對直的呢!
所謂“首尾一直”,也叫正身法,先要注意身體的相當姿勢與態度,無論行止坐臥,務必要使脊柱正直無曲。要做到脊柱正直無曲,就需要做到首尾一直,就是尾椎和后腦勺對起來。第一要忌諱的就是,不能使這個脊柱彎曲。(相對姿勢與態度,指的是在生活中的,它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就是我們盡可能的在保持脊柱的中直。)
在保持脊柱正直無曲的情況下,再做到耳與肩對,既是耳朵和肩膀對起來,鼻與臍對,鼻子和肚臍對起來,這就是正身法。
能在生活中隨時隨地保持正身,正直正身,就能夠做到如貓捕鼠,能做到如貓捕鼠就能做到“無時無處而不以立志為事”。時間長了,就能夠“神氣精明義理昭著”。
致力致良知的伙伴們,或者致力于讓自己身體康健的伙伴們,在今年新年即將開始的時候,我們從“首尾一直”,如貓捕鼠開始做起,在新的一年,一定可以達到一個更新的高度,同時也可以讓自己的身體更加的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