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甲的混沌課程 <重塑你的思維,從這里開始>的筆記梳理

我對思維模型的總結

  • 思維模型的本質是思想上的工具;
  • 思維模型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能更好&高效地解決問題.(解決痛點)
  • 引入 思維模型的背景是我們面臨的世界是一個復雜系統, 而傳統的解決問題的方式——經驗和直覺有用但不夠用.(經驗不夠靈活, 直覺不夠可靠)
  • 思維模型的理想效果是:以少御多(即,用簡單規律應對復雜表象);
  • 思維模型 像錘子一樣, 具有有效邊界, 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

所以, 思維模型的定義是:

  • 對現實復雜系統的某個側面或局部的規律或近似規律的現象進行表征的工具.

思維模型的核心是更多基于演繹法的思維方式.

思維模型的適用的前提條件基于兩個假設:

  1. 很多復雜的現象背后是多個規律相互作用后的結果
  2. 有些規律是普遍適用的;(演繹法的根基)

成甲的三段論

為什么要學?

為了找到解決問題的更好方式.

那原來的方式是什么, 有什么不足?

  • 傳統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憑借經驗(歸納法)和直覺.
  • 不足: 經驗的適用范圍太小(靈活度低) , 直覺的穩定性太差(不可靠) . 面對復雜和快速發展的現實世界力不從心.

從哪里學?

思維模型的重要來源

  1. 我們生活的這個客觀世界的客觀規律。(原子)
  2. 我們活著的世界, 不是基本規律,而是有這些基本規律組成的復雜系統。(系統)
  3. 我們和客觀規律相處的認知和心理。(作用力)

站在知識的制高點, 跟大師學

  1. 大師是超級過濾器: 大師在該領域投入的精力多,研究成果已驗證過.
  2. 大師自帶推薦功能: 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 是吸取了其他大師的經驗.

怎么學?

二元對立法學

  • 跟著兩個觀點對立的大師學習.(了解兩級, 尋找平衡點)
  • 回到知識的源頭,順著知識的發展脈絡,去了解場景和細節還原場景和細節.(還原)

刻意練習

  • 刻意練習的關鍵不在于你練習得特別多, 而在于你獲得什么樣的反饋.

我所理解的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的構成: 1. 刻意[正確的方法]; 2. 練習[重復 -> 內化]; 3.反饋 [糾錯 + 鼓勵]

  • 反饋: 通過正確和及時的反饋 , 防止跑偏.
  • 重復訓練: 加強肌肉/大腦記憶達到條件反射/內化.

每日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的思維模型(1. 拆解 2. 提煉 3. 推廣 4. 實踐)

  1. 昨天我學到了什么新方法,獲得了什么新啟發,我有沒有能夠把它::拆解::成一些規律或者背后規律的組合.
  2. 如果我從中學到了, 我能把它::提煉::成思維模型嗎? 如果有思維模型,我能夠吧它::遷移::到其他的新領域嗎?
  3. 我昨天遇到了什么問題, 我當時是怎么解決的, 我用的什么樣的方法,我今天回過頭來還能用看似不相關的領域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嗎?::實踐::

個人總結的學習方法:

  1. 好的心態(接受自己的笨拙)
  2. 高質量和多維度的知識源;
  3. 拆解,提煉, 吸收,總結
  4. 還原和實踐, 達到強化的目的

其他(強調"知道知識邊界"的重要性)

  1. 查理.芒格說, “你只有知道一個知識什么時候失效, 才配擁有這個知識”
  2. 詹姆斯·馬奇說,”我們認為的真理,不過是人類可理解的共識,往往與真相無關。” (同理的有”道可道,非常道” )
  3. 思維模型應該轉化為一個公式: 前置條件 + 思維模型 = 行動界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