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危機與真相無關,而是我們幻想的破滅
前言
1、明確內心世界的運行規律
2、了解與內心世界運行規律相關聯系統的規律
3、我們怎么和這些復雜的規律相處
一、找思維模型,十字選擇法:
1、人類的文化都有一定的傳承,可以找大師學習,大師推薦各種大師。比如經驗學習(經驗為什么有用,底層的規律是什么),經驗學習的大師 詹姆斯 .馬奇(經驗最大傳播的特點:最大可理解復雜性。 例如,swot 分析工具)
2、二元對立學習法 要學習跟這位大師意見不同或觀點相反的大師(和 詹姆斯.馬奇
觀點相反的 加里.克萊因),這樣可以更好的理解大師的觀點。
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卻仍然能夠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例子:(王者榮耀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用,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上癮,)可能采用的思維模型的策略有:
-峰終定律
這玩意還是個心理學術語,度娘說:發現對[體驗]的記憶由兩個因素決定:高峰(無論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時與結束時的感覺,這就是峰終定律(Peak-EndRule)。這條定律基于潛意識總結體驗的特點:對一項事物的體驗之后,所能記住的就只是在峰與終時的體驗,而在過程中好與不好體驗的比重、好與不好體驗的時間長短,對記憶差不多沒有影響。而這里的“峰”與“終”其實這就是所謂的關鍵時刻。(第一印象和最后一次印象也很重要是不是也是這個理)
-隨機獎勵
我想大部分的游戲都會有這個吧,王者可能做的更好些。(隨機獎勵些人民幣吧,嘿嘿)
-及時反饋
每局結束會告訴玩家為什么沒有得到更好的成績,哪里出問題了,和別的玩家比較的數據等等。
-心里暗示
通過一些界面的設計可以讓玩家感不到時間的存在(游戲頁面沒有時間),沒有結束,終止之類的按鈕(只有類似繼續,再來一局,返回等)
以上也可以運用到學習,工作中。(哎呀,有時間要玩一下王者榮耀,好落后)
二、從哪里學習思維模型:
例如,查理芒格的全歸因治學法(各個學科領域中的模型,再往上走一層,就是一個領域的元知識,這個往回溯源的過程,芒格稱為“全歸因治學法”,學習就要去找到一個知識的源頭)
讀大師的人物傳記,跟隨大師站在知識的制高點,更快速,更高質量的篩選發現優質思維模型。
三、掌握思維模型:
1、怎么樣算掌握了,融會貫通,什么樣的算是融會貫通,需要的時候可以想起來應用
2、怎么樣才能做到融會貫通:
(1)需要大量長時間的訓練(要有好的心態);
(2)大腦的神經電信號創建強烈的神經電信號(3個月左右時間);
(3)每日反思+刻意練習(刻意練習是人類到目前發現的最快學習的方法)
什么是好的刻意練習:在于及時反饋的質量,比如健身有教練和沒教練的差別。
每日反思什么:吾日三省“思維模型”
- 昨天我學到了什么新方法、新啟發,我能把它拆解為更基本的規律或規律組合嗎?
- 我能從中提煉出可以應用的思維模型嗎?如果有,我還可以用在什么領域?
- 我昨天遇到了什么問題?這個問題怎么解決的?還可以用其他學科的思維模型解決嗎?
四、實踐部分:
1、生活中如何決定是否做一件事?
- 第一性原理:這件事情是否有助于提升我的認知?
- 內驅力原理:這件事情是否是我內心熱愛喜歡的?
- 復利/低邊際成本:這件事情是否做越久收益越大?
- 正面黑天鵝效應:這件事情有可能創造巨大機會?
2、一旦發現一個思維模型,將這個思維模型運用到生活中
3、知識的邊際效應
查理.芒格:知道一個知識什么時候失效的時候才配得到這個知識
4、請教最熟練應用 你掌握的 思維模型知識的人;尋找非常成功卻不用你這個思維模型的人
例如:索羅斯 與 芒格投資觀念相反
五、總結
心態沉穩,結硬寨,打呆仗,死磕理解思維模型
每日反思,刻意練習,不斷反思新場景下如何應用
越有用的工具越危險,主動思考知識的邊界,形成行動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