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思維模型,這段時間看了一些視頻、書,也嘗試了實踐,但是總感覺摸不著道,今天聽了成甲老師的課,對思維模型有了系統的認識,知道了why what how
課程分為三個部分:
1、為什么要學習思維模型
2、從哪里學習思維模型
3、如何掌握思維模型
為什么要學習思維模型
現實生活其實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由許多的子系統組成,有部分不可知性的特征。當一個子系統發生改變時,其他子系統也會協同變化;同時還會有延遲變化的現象,意思是,除了影響今天外,還會影響明天、后天、未來。現實生活中,問題層出不窮,解決不完,如果每出現一個問題,就學習一種解決方法,效率太低。所以我們要刷新認知,改歸納法為演繹法(思維模型)
用思維模型解決問題有兩個假設
1)很多復雜的現象背后,是多個規律相互作用的結果
2)有些規律是普遍適用的,或者能能夠在比較廣泛的條件下使用。
簡而言之,思維模型就是一種以少御多,舉一反三,用少數重要規律應對復雜問題的方法。
從哪里學習思維模型
自己學習思維模型時,應該去哪里找?
- 世界的客觀規律、運作的基本模式
世界宇宙運作存在客觀規律,力的三大定律、1+1=2、氧化還原反應等,是世界萬物運行的基本準則。學習來源則是物理學、數學、化學、生物學等重要學科的重要結論。所以我們要跳出專業的邊界限制,學會跨學科學習,思考。 - 復雜系統的重要特點:復雜性、不透明性、內部動態性
- 理性之外還有感性:認知方面
在《未來簡史》里也有說到,人終究是一種動物,有基因、本能在,生物的認知規律在起作用。無法像機器一樣百分百理性思考,在每個決策的時候都思考所有可能,做出最優解。所以我們傾向于作出最滿意的解。
選擇比努力重要——不是盲目的學,逮著一個學一個
十字選擇法
垂直的一刀——站在知識的制高點,尋找底層思維模型
水平的一刀——沿著知識的發展線,理解底層思維模型
- 垂直的一刀:站到知識的最高點——讀領域里最頂尖的書,跟隨大師學習
大師是思維模型的超級過濾篩選器,既然成為了大師,他必然在這個領域取得了相當成就,這時候他運用的思維模型也是他一路以來取精棄糟,優中選優而得。大師還自帶推薦功能,可以推薦其他的大師給你。所以我們跟隨大師,尋找研究他們思考的工具,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元對立學習法:學習一位大師的知識,再學習和他持對立觀點的大師的知識。如果你的頭腦中存在兩種截然相反的思想,卻能正常行事,你就是一個思維更加成熟的人。
詹姆斯·馬奇對經驗學習的見解。我們認為的真理,不過是人類可理解共識,與真相無關。因為人腦儲存的經驗有限,所以我們認同的真理,是大家經驗的交集,而非真實情況。
而加里·克萊因認為:直覺是經驗累積的結果。消防隊長以往處理火災事故的經驗儲存在大腦中,形成了他的認知系統,當他遇到新險情時,他的直覺是經驗系統在發揮著作用。
在經驗學習的二元對立法中,我們可以形成這樣的認知:完全靠經驗和直覺行事不可行,可能會遺漏考慮某些因素,而人類的感官經驗時時影響著理性思考,所以更佳的思考模式應該是感官經驗和理性思維模型相結合的模式。
感官經驗+思維模型=潛意識的超級計算機=更理性的直覺。
- 水平一刀:理解思維模型,尋找根源知識。
為什么有用——尋找底層知識
怎樣使用——還原情景細節
下面用王者榮耀來解釋一下這個過程:
我在飯堂吃飯的時候還能聽到有同學玩王者榮耀的聲音,為什么王者榮耀讓人這么上癮?
如果你玩過王者榮耀,你會發現一局游戲勝利后,有個水晶破裂,顯示勝利的畫面,這個畫面持續5秒鐘且無法跳過。然后會顯示一個數據分析的界面。通過現象分析規律,騰訊的游戲設計師其實很心機,他使用了終峰定律和即時反饋等規律。
王者榮耀=終峰定律+隨機獎勵+即時反饋+心理暗示
終峰定律:最后勝利的畫面給玩家帶來巨大的成就感。
即時反饋:數據頁面讓玩家直觀感受自己的游戲技術。
隨機獎勵:游戲過程中積累金幣,升級技能。或者積累經驗領取禮包。
結果就是:再來一局,又一局,又一局......
這就是從現象中提煉模型、規律的過程。
接下來,把規律還原成場景與細節,豐富感知,建立鏡像神經元,豐富越多細節,越能在未來調用,也越能和個人經歷結合,感同身受。
有的公司經常在周五晚上組織聚會,員工們紛紛感嘆公司福利超好,從而忘了工作日時加班的辛苦——對上班上癮。
學習時不要在最厭學最疲倦的時候停下來,再堅持一會,狀態重新上來的時候再停止——對學習上癮。
如何掌握思維模型
什么樣的標準算掌握、內化?
融會貫通:學習一個模型后,能夠在完全不同的場景中,頭腦第一時間出現這個工具能應用的樣子
- 最重要的心態:慢慢來。
- 每日反思、刻意練習
- 主動思考知識的邊界,形成行動界限
沒有什么事情可以一蹴而就,特別是思考,形成新的神經元鏈接需要時間。
刻意練習的關鍵不是練習的次數,而是獲得高質量的、一流的反饋——好老師好教練的重要性。
每日反思思維模型
- 我今天學習了什么新知識、新方法?我能把它拆解為更基本的規律/規律組合嗎?
- 我能從中提煉出什么可用的思維模型嗎?如果能,現實生活中有什么現象/例子可以用這個思維模型解釋呢?
- 我昨天遇到了什么問題?這個問題是怎么解決的?還可以用其他學科的思維模型解決嗎?
尋找知識邊界和局限性:知道什么時候思維模型不起作用,什么情況效果最好,是融匯貫通的重要一步。
你只有知道一個知識什么時候失效,才配擁有這個知識。——查理·芒格
- 請教最熟練運用這個思維模型的人。
- 尋找非常成功,但是不用你這個思維模型的人。
例如:查理·芒格vs索羅斯
這樣,知道了局限性和思維模型原理,我們就形成了行動界限。
前置條件+思維模型=行動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