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個程序員的求職之旅》
去年的求職之旅仍舊歷歷在目:當時借宿深圳,在拉勾上投著各種小公司,然后重復著"投簡歷、不合適" 和 "投簡歷、面試、公司看不上我" 、 "投簡歷、面試、我看不上公司" 。
那時候自己的缺點很明顯:iOS經驗不夠、沒有經歷過較大的項目、技術能力沒有體現。
在過去的一年,我非常努力地去彌補這幾個缺陷,于是有了今年較為順利的求職。
正文
在上海工作也有2年多時間了,新年伊始,想嘗試新的生活;
出于落葉歸根的原因,尋找的工作地點是廣州和深圳。
就按照面試的公司順序,一一講述面試的經歷。
1、酷狗
酷狗是一家老牌的互聯網公司,也是一家非常有意思的公司。
面試他們公司要在網上做兩套題目(題目不好泄漏
),分為邏輯題和技術題。
其中的邏輯題非常繞,導致時間基本都是在讀題;時間限定得比較緊,我做得也比較快,最后答完、檢查一遍后,還剩下兩分鐘。
我思維算是比較敏捷的,比較推薦先全做完再細細檢查。
邏輯題在提交之后就會給出分數,我的是80分。(感覺這種東西對理科生不難,文科生估計60分及格都難)
技術題本來也是在網上做的,但當時檢查完給的郵件內容,鏈接里面也只有邏輯題地址;最后是在酷狗現場做的筆試題。
接著就是,今年的第一場現場面,面試官是繁星直播的iOS開發。
開始有點不適應,但是講完自我介紹后,就慢慢進入狀態。
聊了很多直播相關的業務和技術問題,繁星直播用的是自研的音視頻播放器,幸好我也研究過一些基本的音視頻開發。
在問了問iOS的基礎后,結束 一面。
酷狗二面,還是繁星直播的iOS開發,這次對著筆試題,問了一些上面的問題。
非常意外的是,筆試的選擇題里面,竟然錯了4、5道。
面試官拿了其中一道ARC的題目問,為什么選這個答案,我說用的排除法,其他三個可以確定是正確的,那么這個就是錯誤的;面試官看了看選項,沒說什么。然后又問了其他兩個錯誤的題目,其中有一個多線程的題目,確實是我讀錯題。
聊完秒開功能以及Crash分析,結束二面。
酷狗三面,繁星直播的技術總監。這次聊的是工作經歷,還有項目管理。最后還談了工資待遇以及工作內容,最后就是回去等答復。
總結:
面試內容就是:音視頻編解碼、秒開功能、性能優化、Crash分析。
酷狗這次面試問的所有內容都是iOS開發,感覺很多擅長的內容也沒有發揮出來,略有遺憾。
這次比較失誤的是,某些問題自己不了解,事后也沒有主動去查找答案,導致影響接下來的面試。
有點意外的是,我認為和我過去一年工作經驗最相符合的,也特意安排在第一天面試的公司,表現竟然是這次最差的。
2、阿里移動
UC最為出名的是自然是UC瀏覽器,現在UC已經被阿里收購,屬于阿里移動。
UC的第一面是電話面試,面試官問的是iOS相關的runtime、自己業務開發的經驗;
二面有2個人,其中一個是一面的面試官。
二面主要聊的是動畫樹、性能優化以及圖形學,二面的面試官的邏輯思維能力特別棒,面試的過程非常有條理性,交流很愉快;
三面是iOS客戶端負責人,非常厲害,探究了iOS的某些設計的原理、內存布局以及算法問題;
四面是HR面,主要談談過去的工作經歷以及離職原因,最后也談了談工資待遇;
總結:
面試內容就是:iOS的runtime、性能優化、動畫樹、圖形學、算法;
中間穿插了兩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首先是三面之后,已經到了晚上7點,面試官帶我到食堂和HR一起吃了晚飯;
本來還有一輪HR面試,但是因為晚上還有一輪面試,HR非常人性把時間調到明天早上,并且非常nice的給我找了一間辦公室;
這兩個小細節讓我對阿里的印象特別好,目前正在等待答復。
UC面試完成,晚上回去之后,就推掉了第二天的CVTE面試,雖然在CVTE的電話面試中,和技術官聊得還行。
但是上他們官網了解了從產品后,又看看那崗位的需求以及待遇,我覺得比較一般,就沒去。
后話:當天晚上,才發現朋友圈里有一個學長發了一個動態,地址竟然就是CVTE產業園,深深感覺世界的狹小。
3、某圖像識別公司
這是一家創業公司,主要是利用深度學習進行圖像識別。
面完UC的最后一面,騎著摩拜,趕往公司面試。
面試官準備了一系列的問題:OpenGL ES、GPUImage、leetcode算法題目、iOS;
非常不湊巧,這四個都是我很熟悉的領域。
一面的面試官看過我的Blog,并且表示從中得到了有用的信息;
OpenGL ES這一塊我非常熟悉,聊了聊渲染流程、圖像混合以及同步和異步;
GPUImage 聊的是濾鏡鏈的設計原理;
leetcode現場做題兩道,一個easy、一個medium,不難;
iOS問的是runtime、內存管理、多線程等;
二面是他們的前端技術負責人,聊了聊項目管理以及工作經歷,也了解到這個崗位目前需要做的內容,以及公司目前的工作流程;
三面是HR面,兩個人。主要是聊工作經歷,以及公司的團隊管理。
四面是CEO面,從工作聊起,重點在創業經歷和項目管理。CEO給我科普了圖像識別的未來發展,以及目前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總結:
面試內容是我非常熟悉的四大塊內容。
CEO面是在周五下午,也是我這次求職的最后一場面試,抱著非常輕松愉悅的態度進行。
在HR面的時候,我提了一個最低工資;
終面的時候,想到15年在成都創業過程中經歷,加上崗位確實接觸到很多新穎的知識,我選擇了主動降低工資。
一時沖動帶來的結果是,一方面我對公司的興趣變低,因為我還有其他選擇,另一方面,工資低于我的預期,也會降低我的積極性。
事后,很后悔:因為公司根本就不缺這點錢,也不需要我同情心泛濫,拿到合適的工資,積極工作,為了公司創造價值才是正確的選擇。
4、騰訊
騰訊這個龐然大物就不用介紹了。
騰訊的一面是電話面試,那時候還在廣州。面試內容主要是直播的性能優化以及iOS開發基礎。打了長達60多分鐘的電話,之后約了現場面的時間。
二面的時間是下午2點半,地點是深圳。
我從佛山趕過去,為了防止遲到,9點鐘就出門。結果路上異常順利,12點多就到達目的地,在樓下等了一個多小時。
首先是做筆試題,內容包括Ojbective-C、網絡原理、多線程、算法等;然后談了談算法,手寫實現兩個基本的算法;犯了點小錯誤,在面試官的提示后,幸好最后都改對。
三面開始聊濾鏡、性能優化。給我出了一個很難的題目,GPUImage的濾鏡鏈優化。
光理解題目,我就花了十幾分鐘,最后抽象為鏈表重構的最優解;至今沒有想出正確做法。
四面聊的是工作經歷和算法基礎;
五面是對學校的一些回顧、還有像https這些基礎內容;
六面是最后的HR面,從學校的競賽經歷開始講到游戲開發、再到創業經歷、直播項目;聊得很愉快,也談到工資待遇;
總結:
騰訊更注重基礎,除了iOS開發的知識,還問了像網絡原理、多線程、算法的知識;
每一輪的面試官負責的內容都不一樣,詢問的內容方向也各有不同。
騰訊的面試官給我最大的印象是:認真、負責。
所有的題目,都會讓我再三思考,并且不管對錯都會告訴我。
在面試完騰訊后,收獲很大。
5、小恩愛
小恩愛是深圳一家專注于情侶應用的互聯網公司,主要產品也是小恩愛APP,看起來氛圍很和諧。
為了體驗產品,特意下了小恩愛進行體驗。可以概括為:以情侶為中心,通過游戲增加趣味性,通過情侶互動增加黏性,通過線下活動增加影響力。
我個人認為是一家靠譜的公司:有固定的用戶群體,有足夠的收入養活團隊,有可預見的未來。
一面是電話面試,聊了iOS開發的基礎、性能優化等;
二面是iOS開發,先問我當時游戲開發的工作內容,再問SDK接入的方式,再是《熊貓超市》的代碼架構,最后問iOS各種框架的應用;
三面是CTO+HR面,聊了聊工作經歷和產品相關。
總結:
之所以投小恩愛,是我在仔細考察了這個應用后,發現自己所擅長的游戲開發以及iOS開發經驗都能用得上。
個人感覺如果入職,能帶給公司的收益,遠遠大于iOS開發這個崗位的要求。因為我對游戲的開發的了解非常熟悉,從自己獨立做游戲到參與項目組研發游戲、再到帶小團隊做游戲,而這部分剛好能在小恩愛的得到發揮。
只可惜,我投的是iOS開發崗位,而這部分經驗,反而起的是副作用吧。
6、Insta360
Insta360是一家非常低調,但是技術卻非常不錯的一家互聯網公司,全靠皮大介紹,才得以發現這家優秀的公司。
非常不好意思的是,我因為之前錯誤預估面試時長的原因,導致之前約好的Insta360面試不得不推遲到周五早上;然后我又因為要趕車回廣州,和HR申請周四下午提前面試。
先做了一套簡單的筆試題,接著是直接和兩個技術官面試,面試內容主要是OpenGL ES
和 GPUImage
以及iOS開發基礎
,中間還穿插了一部分忘得差不多的網絡編程。
接著是HR面,聊了聊工作的一些情況,談了談工資待遇和工作時間;
最后在結束的時候,HR展示了Insta360的產品,感覺很有意思;
總結:
我對全景視頻的渲染、播放、拼接很感興趣,同時對公司的產品抱有樂觀的態度,對入職Insta360有想法;
面試流程非常迅捷,正在等答復。
總結
1、程序員是很好的職業
對于一個出身于普通家庭的人,做程序員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他不需要你有很好的背景,也不需要你有很強的個人能力,只要你愿意花時間,愿意努力,就能用自己的雙手碼出生活。
2、好的職位讓你如魚得水
一個好的職位,能讓程序員的成長,事半功倍。
而面試過程中,短短的幾個小時是很難完全了解一個人。面試官更多還是通過工作經歷,來鑒定你這個人的學習能力、工作態度。
3、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有些人喜歡大公司,工作流程規范,進度把控嚴謹;
有些人喜歡小公司,上下班很自由,學習內容廣泛;
重點是你是否在進步。
4、努力終究會有回報,但是多少取決于方式和運氣
過去的一年,在簡書寫了很多文章,也從中收獲許多。
所有寫的代碼,我都會提交到github上。
學習->總結->分享->交流->學習,形成一個正反饋。
非常開心在簡書上成長,是眾多朋友的鼓勵與支持,才能堅持學習和分享。
今年的簡書,依舊會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