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互聯網和短視頻,還是昨天的美女,提出了一個重復謝謝你我愛你+名字一萬遍的練習,本著剛剛學的去做不考慮結果的原則,我從昨天晚上開始行動。
算了一下,一分鐘30次,需要6個小時完成一萬次。考慮到走神或者停頓,時間上多些好。
昨天晚上睡覺前開始念,不停的流眼淚,不知道什么時候睡了過去。估計10分鐘。
今天早上起來,不是很精神,躺在床上繼續。 念了半個多小時后,精神了,起來把地掃了,把自己收拾好。期間一直念叨著,有走神的時候,重新拉回來繼續,按一個半小時計。
中午帶小寶睡午覺,又開始念,不過不流眼淚了,也是不知什么時候睡著了。按10分鐘計。
午睡起來,在床上,繼續念,后來開始頻繁走神,就起來開始干活,正好有些針線活兒,一邊干一邊念叨。 按一個半小時計。
輕輕松松已經完成一半了,到明天我就可以完成目標了。
到現在為止的感受是,雖然一開始念的小心翼翼,但感覺越來越確定,口齒也越來越清晰。我可以明顯感覺到能量的提升,和心態變得平穩。作為一個極度情緒化的人,我對于今天一天的狀態感到十分欣慰。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
那么今天的操作重復積極正面語言的行動為什么有積極作用呢? 從已知的心理學理論的角度來說,的確如此。
自我肯定理論(Self-Affirmation Theory):
? ? ? ? Claude Steele 提出的自我肯定理論認為,人們有一種維持自尊和自我完整的基本動機。通過自我肯定,個體可以緩解認知不和諧,維持對自我價值的積極認知。
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 ? ? ? Albert Bandura 提出的社會認知理論強調自我效能感的作用。通過積極的自我對話,個體可以增強對自己能力的信心,進而影響行為選擇和努力程度。
認知行為理論(Cognitive Behavioral Theory)
? ? ? ? Aaron Beck 和 Albert Ellis 提出的認知行為理論指出,思維方式直接影響情緒和行為。通過重復積極的語言,可以改變負面思維模式,從而改善情緒和行為反應。
雖然這個事情是好事,但是無論有多少理論支持的事情也需要行動才能將其效果發揮出來。 不然只是紙上談兵,多說無益還是行動起來吧。
行動,行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