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文知非的第97篇原創文章----每周更1?
大多數人觀察事物的時候,只能看到表象。擁有洞察力的人透過表象能看到本質。
電影《教父》中的一句話很有名:"花半秒鐘看透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也看不清本質的人,注定擁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洞察力強的人和普通人的區別就在于:高手能把一個復雜問題,還原到它最簡單的層面,高手不止能看清問題的本質,還能找到問題的簡單解。
解決問題的辦法有幾百種,但最有效的那一個,一定是用洞察力來解決。
洞察力強的人能一眼看穿你。
比如他們聽你說幾句話,無論你怎么掩飾真正目的,他也能分析出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能迅速分析出你是怎樣的人?
普通的人看到結果,優秀的人看到原因,頂級優秀的人看到系統。
1.洞察力是什么?如何看透本質-從已知到未知
所謂會洞察本質,就是會打比方。打比方”的能力,本質上是一個人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從從已知到未知的能力。
比如抽象的事物或者是新事物,如何通過打比方讓別人了解?就是你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
首先要洞察復雜、陌生事物的本質;
其次,匹配到大家熟悉的事物;
最后,用熟悉的解釋陌生的。
要想打好一個比方或者類比,你需要對兩種事物都能洞悉本質,你不僅要知道這個陌生、抽象的事物的本質是什么,還要知道身邊最熟悉的事物的本質是什么。
2.通過類比打比方的方式,來了解這些事物的本質:
1.比如解釋:地球的內部構造
“地球內部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地殼、地幔、地核。地球的內部結構就好像是一只煮熟的雞蛋,蛋殼相當于地球的地殼,蛋白相當于地幔,蛋黃相當于地核。”
2.比如小公司成長為大公司要經歷三個階段,也就是“企業生命周期”。如何類比呢?
創業初期,公司就是草本植物,生命力頑強,公司靠創始人。度過了創業期,公司就成了灌木,發展良好,這個時候公司靠團隊。再繼續發展壯大公司就是喬木,是參天大樹了。到了這一時期,公司就要靠系統。
3.比如“經濟周期“的運動方式類似鐘擺來回擺動一樣。要么走向一個極端,要么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很少停留在中心點上。
4.把風口比作扶梯,比如你站在上行的扶梯,就算你站著也能往前走,如果能動下,那就會更快;但是如果你站在下行扶梯上,就算你跑,都很費勁才能上來。
5.教育就像一副眼鏡。在戴上眼鏡之前和戴上眼鏡之后,你其實身處的是同一個世界,但是戴上眼鏡之后,你卻可以看得更清楚,更準確。在受教育之前和受教育之后,你所身處的依然是同一個世界,可是,戴著教育的鏡片, 你就是可以把同樣的世界看得更清楚,更準確。
洞察力不是天賦,而是一種可以后天習得的能力。
3.如何訓練自己的洞察力?
1.鍛煉邏輯思維能力...了解形式邏輯和非形式邏輯,非形式邏輯更重要,然后在實踐中練習。
2.如果你想要變得聰明,你必須不停地追問的問題是“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
3.逆向思維思考很重要:要朝前想、往后想——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4.經常挑戰自己的觀念:不斷地挑戰和主動地修正你“最愛的觀念”,“我的想法是正確的嗎?”橋水基金達里奧經常問自己“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對的?”。
5.關注那些被忽略的信息,要意識到“幸存者偏見”而去找那些隱藏的信息或者消失的信息,忽略的信息比顯露的信息更為關鍵。
6.持續改進,查理芒格在談到伯克希爾·哈撒韋之所以取得那么好的成績,訣竅就在于不斷學習,而且我不認為那些不享受學習過程的人能夠不斷地學習。”
洞察力是需要勤加練習,不斷改進才能獲得的一種能力。祝你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