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阿然,今年二十四了,畢業一年多,目前在一家軟件公司做編程。工作早八晚八,沒什么意思。
我一個人在這個城市里生活,每天上班下班,晚上買點飯回到家,有時興致來了會照著菜譜自己做點飯。
周五的時候,通常是公司部門聚餐。晚上回到家,面對一個空蕩蕩的房子,會有一絲的空虛在心里游弋。因為是周末,不知道該干嘛。
留在這個城市的朋友,就剩一個,一個月以前剛剛被調走。
對于感情,我不知道為什么我二十四歲了,還是沒有一段像樣的愛情?
小學到初中,我一直把心思放在學習上,雖然成績并不可觀,一直處于中游。看到別人逃課上網,我不敢,因為怕老師,怕老師告訴家長,怕媽媽喋喋不休的教育跟爸爸的巴掌;看到別人談戀愛,我覺得這并不是一件多么光榮的事,這是一件影響學習的事。
初二,我卻對隔壁班的一個女生有了好感,并偷偷的送過情書。后來加了QQ,時不時跟她聊會天。
我對早戀沒有概念,我不知道多早算是早戀。后來還是被我媽發現了,以早戀影響學習的名義斷了網斷了平時大部分外出娛樂活動。
升學的時候我選了跟她同一所高中。
可是到了高中,我根本沒有見過她。心里先是失落,時間久了,也慢慢地失去感覺。高二,我感覺后座的女生對我有好感。她時常會帶些早餐給我,還時不時塞小紙條。我有些暗喜。
但在一次班會上,班主任對班里一對小情侶進行了咆哮式的點名批評并通報家長后,她再也沒有給我帶過早餐,連題也很少問我了。
我在想我要不要主動一點,可每天做不完的試題老師拖不完的堂,以及我媽平時的“箴言”在耳邊,所以我把頭埋進了書里,把那份悸動一直藏在心里,直至消逝。
后來上了大學,我開始期待一份美好的戀情。我總覺得,會有一份美好的愛情等著我。大一的時候,像所有人一樣,期待著新的生活,熱衷于各種社團和學生組織,也認識了形形色色的人。說著誰先脫單誰是狗,最后就剩我看著他們一步一步變成狗。我也開始不安。
看多了雞湯文,我又覺得不能急,要慢慢等,可遇不可求的事嘛。
大三的時候,厚著臉皮參加了社團的新生聚餐,在飯桌上,認識了一個大一的女生。雙馬尾,很單純。玩游戲的時候我倆坐在一起,她輸了,要么喝酒,要么向左邊的人表白。左邊那個人就是我,她先是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接著又支支吾吾:“學長,那個。。。”我覺得有些尷尬,就說算了算了,“我替她喝好了”他們不依,她清了清嗓子,低著頭紅著臉:“學長,我喜歡你”
大家開始起哄,又問她是不是單身,她小聲說是。大家鬧得更厲害了,我卻慫了,糊弄糊弄過去了。
后來我主動加了QQ,倒也沒聊幾句。我一直想找一個合適的機會,一直在等。
直到有一天,她在空間里發了兩張圖:她跟一個男生,并配文:傻狗,終于等到你。
我關掉手機,打開游戲。
直到畢業,我的愛情還是無果而終。
工作后,卻懶得認識更多的人。只想囿于自己的小天地,自由自在。
我長的不帥也不丑,放在人群中一眼認不出來。五官平平,尚可看得過去。
我喜歡看小說,在小說里有各種精彩絕倫的人生。我會把自己代入,適時幻想。每當合上書本的那一刻,我的心中總是有些落寞。
小說終究是小說,生活還是生活。
貌似,這個世界的變化,機遇,巧合,邂逅都跟我沒關系。
我是偏離主角光環之外的人。
家里給安排過幾次相親,我覺得這明明應該是大齡剩男剩女要做的事嘛,心里抵觸的很。
可結果仍然是要么我看不上人家,要么人家看不上我。
要么是我嫌人家丑,要么就是人家嫌我悶葫蘆。
在雙方情況都一般,對彼此都沒多大興趣時,好像誰先開口,誰就占據了有利的一方。
到后來家里再讓我去相親,我開始拒絕。一開始我就沒有對相親這件事抱有多大的希望,我更不指望,可以通過相親來找到陪自己走下半輩子的人。
不過我真害怕,以后會在相親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我也害怕,相親的時候會遇到我的小學同學。
有的時候,我也會想,我才二十四歲啊,我著什么急啊。但看著身邊的人都成雙成對,我也動了隱隱之心。我已經二十四歲了啊。
我覺得這個年齡挺尷尬,是不是到了二十七八歲我就不會這么想了。那個時候,我會忙著工作?大概那個時候,我要繼續單身,我媽會第一個不愿意。
偶爾向往愛情,偶爾渴望自由。
都說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就是耍流氓,我只想慢慢來,慢慢處。
能夠遇到對的人,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哪還有什么心思去耍流氓。
在我最美好的年紀,我期待,我渴望一份美好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