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聽了百度閱讀的資深運營楊總的分享,業務上的東西就不說了,最重要的收獲在于心態上。
只有產品有問題,搞不定的時候,你的加入才有價值,因為你有多少能力值多少錢,完全就取決于你能搞定多大的問題。
舉例說明,之前有其他重點業務線的同學,想轉過來,結果一問,就發現他之前做的業務非常單調且沒有產出。
為什么?因為原業務線很大且很發展順利,誰敢讓你去做大動作?你想把整個業務顛倒過來重新塑造一套玩法?不好意思,除非這產品快完蛋了,否則你就別做夢了。
產品太大和產品太順利都會有這種問題,分別對應了我們常說的【船大難掉頭】和【路徑依賴】。
好,下面說一點真正的關于解決問題的干貨。
我用三個故事來說明。
第一個故事來自獵豹移動的CEO傅盛,他之前是360安全衛士的負責人。有人問,你把360安全衛士從無到有的打造出來,而周鴻祎只是定了這個點子,你和他誰貢獻大?
傅盛說,是周鴻祎。因為他解決了開放式問題,我解決了封閉式問題。
所謂開放式問題,就是周鴻祎面對莫測的市場,要解答“公司怎么做起來”這一問題,這就是一個開放式問題,他得出了“我們做免費的殺毒工具”這個解決方案。
而封閉式問題,是傅盛接到的這一指令:做免費殺毒工具。然后他去調動公司各種人力物力,艱苦卓絕的完成任務。
好,通過這個故事你發現了什么?
周鴻祎很牛逼?傅盛很有執行力?恩,接下來接著看。
第二個故事,是一個傳聞,傳聞說劉強東在某次開會的時候,對某個主管說,你們今年KPI是銷售額達到5000萬。主管說,我們去年才1000萬,今年5000萬,這個太難了。
傳聞中,強東非常有魄力的說,那你不要再來開會了。
不管傳聞是否是真的,這個故事中的主管也太蠢了。
為什么?
部門營業額要5000萬,這個是一個開放式的問題,是劉強東根據市場變化、行業動向,國家政策等復雜情況,得出的一個解決方案。
CEO為開放式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是你們部門要達到5000萬銷售額。
而你一個主管,你沒有站在那么高的位置,沒看的那么遠,沒接觸那么多信息,你根本就沒有資格來判斷,你的boss對于這個開放式問題是否解決正確,你要做的事情只有一個,去解決這個封閉式問題,也就是“銷售額5000萬”
看到這里,你可能犯嘀咕了。
很多人都犯嘀咕了。
你說的,不就是我們常常吐槽的“傻逼老大”嗎?定了一個莫名其妙的任務要我們去做。我還不能反駁?
沒錯,你就是不能反駁,看完下一個故事你就知道了。
第三個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叫做“把大象裝進冰箱”。
很多人把這當做一個笑話來看待,我預感,看完這篇文章,很多人會知道自己之前才是一個笑話。
就好像上面那個主管聽說要5000萬的銷售額一樣,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這太難了。
所以說,你解決不了這么難的問題咯?你不值這份工資咯?
我來告訴你正確的解決方式。
首先,分為三步。
1:打開冰箱
2:把大象放進去
3:把冰箱門關上
假如你的老板讓你解決這個問題,你就拿出這個方案即可。
老板可能會沉思,沒錯,可是第二步明顯不詳細,你打算怎么做呢?
繼續拆解任務:
1.找一個足夠大的冰箱
2.找一只足夠小的大象
你看明白了么?
沒明白也不要緊,那繼續拆解,比如怎么找足夠大的冰箱:
1.調研現有最大冰箱有多大,能不能裝大象
2.如果不夠大,有沒有哪家公司可以做一個超級大冰箱
3.如果沒有哪家公司可以做,那是否可以開始相關的科學研究?
……
怎么找足夠小的大象:
1.現在世界上最小的大象有多大
2.能否通過基因技術改造出一個特別小的大象
3.能否通過人工培育挑選出一個特別小的大象
……
你知道這個故事的關鍵是什么么?
你需要把老板給你的任務當做是一個封閉式的問題,問題既然已經確認,那最重要的任務就已經完成了!
你只需要就去通過分步驟拆解的方式,拆解問題。最后,你會發現一切的問題都會變成一個東西:資源。
而你拆解的方案,你的老板會幫你。怎么幫你?可能是說方案這里不對那里太蠢,讓你去改。
但都是在幫你找出最好的方案。
方案確認沒問題,資源給不給嘛,就讓老板來決定。
所以,你知道這三個故事的用意了么。
第一個故事中,講解了【開放式問題】和【封閉式問題】。
通常,都是老板來做【開放式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最困難,而且回答這個問題的人,要對最終結果負責。只有老板才適合背這個“黑鍋”。
所以,周鴻祎做了最困難的部分,解答了開放式問題。傅盛自認不如,也是理所當然。
第二個故事中,講解了什么樣的員工最讓老板憤怒。你想一想,你在工作中,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這個問題不太好做”
“這個可能做不到”
“這個我覺得搞不定”
就好像故事中的主管,妄圖去評判老板的【開放式問題】。
假如,這個部門的業務如果達不到5000萬,公司明年可能就會死。
你能承擔后果嗎?
第三個故事中,講解了當遇到了類似“5000萬銷售額”的問題時,你應該怎么去做。
所以我用了一個更難的例子,就是“把大象放進冰箱”。
結論就是,任何看起來困難的事情,其實都可以層層拆解,最后變為完成任務所需的資源,然后讓老板去決定,收益是否值得付出這么多資源。
放心,如果你拆解的方式不對,你的老板不會放任不理。雖然不一定會很善意的教導你,你懂的。
可你要知道:
拆解問題的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你存在于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你能拆解什么級別的問題,你就是什么級別的職員。
如果以上,你全部明白了。
那恭喜你,學會了不找借口、不抱怨、而專注于尋找解決方案的準優秀員工。
實際工作中,情況要更加復雜一些,上一級別的【封閉式問題】的答案,到了下一個級別,又會變為【開放式問題】。
所以上述方法論可以進行進一步拓展。
舉個例子。
我所在的百度,是一家巨型的互聯網公司。
CEO李彥宏,會根據互聯網局勢、國家政策、行業發展情況,來確定今年公司的戰略重心。這是一個開放式問題,比如今年的布局中,有一個重點是教育。
教育事業部的高管,對他而言,做教育是一個封閉式問題,怎么做教育,則是他結合手頭掌握的資源和對行業的判斷來定的,最后的結論是:做兩個產品,一個針對教師,一個針對高考。
教師產品應運而生,對于這個項目的負責人而言,做教師想要的互聯網產品是一個封閉式問題。而怎么做,是一個開放式問題。他繼續往下拆解……
每個人在拆解完問題后,都會跟自己的老板(我喜歡把領導叫做老板)對一次方案。
老板會知道你怎么拆解的,也一定會和你最終達成共識。所以,也會知道你需要多少資源,他會來判斷值不值。
最后,再奉勸幾句。
在職場中,領導布置的任務,不要說難,不要說完不成。
工作中,大家都是理性人,“難”和“完不成”都是感性的氣話。
覺得不該做,你可以說這件事情的收益評估和成本評估,讓領導來決定。
覺得事情難,那到底是什么難?是哪里要付出高昂的成本?
大多數情況下,下級覺得難的東西,可能對領導來說,就是一句話的事情,比如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