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來到世間,學會的第一是呼吸,第二是哭,之后便是飲食。
從母乳和奶粉開始,到簡單的粥飯湯面,到家中代代相傳的秘制吃食,再到五花八門的各色菜肴,八大菜系,人短短的一生不知道要吃多少,喝多少。
很小的時候,吃一碗外婆煮的濃稠的湯面,對著鼓鼓的金燦燦的荷包蛋一口咬下去,一嘴滿滿的蛋黃,再喝上一大口濃湯,咸咸燙燙地從喉嚨流進胃里,感覺就是說不出來的滿足。后來人越來越大,吃過的東西越來越多,有時明明餓了,但胃沉默地抗拒一切;有時候明明剛吃完,卻又在閑聊時被一碗疙瘩湯饞得不行。人類,能觀測天象地貌,知曉上下五千年,卻摸不透自己的胃。
或者說,摸不透的是自己本身。大腦支配著胃,善變的是心。一飲一食,都是一種微妙的心情。
曾經有段時期壓力很大,再加上從小不喜吃米飯,那時候天天念著的就是面。早上醒來想吃碗熱騰騰的面,要湯濃面少,最好煎個金黃的荷包蛋;中午想吃面,想要一碗辣辣的牛肉面,一定要是手工面,牛肉要嫩;晚上還想吃面,換一碗三鮮的,木耳要脆,湯味兒要足,能有兩個鵪鶉蛋是最好。不只是面,還有炒粉,拌粉,米面(北方的河粉),炒年糕,甜甜糯糯的麻糍,竹簽串起來的撒著蔥花的鐵板燒豆腐,透明紙杯裝著的湯辣辣的關東煮,一口一個滿嘴溢出香味的章魚小丸子……有時候光是想想都覺得回味無窮,不自覺就笑起來,整個人都明朗了。
張嘉佳說,“世界上只有三種東西是偉大的。偉大的風景,偉大的食材,和偉大的感情。它們與生俱來,無需雕琢,立地成佛?!笔澄锟偸怯兄斡牧α浚偰茏屓诵念^一暖,在升騰的模糊的熱氣中突然就感覺一身都松了,輕輕松松的,特別舒服。好好地吃完滿滿一碗,滿足地擦擦嘴睡一覺,醒來又是一個精神煥發的自己?;蛘咴跓┰陼r把自己扔進廚房,安安靜靜地煮一鍋紅燒肉,細細地切好佐料,慢慢地加鹽和醬油,聽鍋蓋里發出的咕嚕聲,等一道菜的完成。不只是文字、音樂和自然能讓人寧神,煙火氣息自有它的魅力。
一個人的靈魂里有他讀過的書,走過的路,也有他吃過的一日三餐。食物的烙印深入骨髓,讓人走過萬水千山后還要回頭尋覓少年時常去的小店,嗅到熟悉的香味才踏踏實實有了回家的感覺。飲食是生活的藝術,一粥一飯,一湯一面,認真地做,認真地吃,才是不辜負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