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言茶語之識茶

? ? ? ? ? ? ? ? ? ? ? ? ? ?分享嘉賓:陳希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茶種類介紹

茶葉分為六大類:烏龍茶、綠茶、紅茶、白茶、綠茶、黃茶。

1、典型的烏龍茶,葉緣呈紅色,葉片中間呈綠色,美其名曰“綠葉紅鑲邊”。湯色黃紅,滋味濃醇,具有一種獨特的花香和果香,回味無窮。 著名烏龍茶有:福建鐵觀音、鳳凰單樅茶、凍頂烏龍茶、武夷大紅袍。

2、綠茶:沖泡以后,色綠湯清、滋味鮮爽、香氣清芬。 著名綠茶有: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信陽毛尖、廬山云霧、太平猴魁、黃山毛峰、皖南屯綠、白沙綠茶。

3、紅茶: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結,細長彎曲,葉形完整,葉底鮮紅帶黃,湯色淺而明亮,滋味醇和。著名紅茶有:祁門紅茶、云南滇紅、英德紅茶。

4、白茶:成品茶芽壯多毫,湯色清淡,滋味鮮淳、葉底嫩勻。著名白茶有:白毫銀針、白牡丹。

5、黃茶:成品黃茶芽葉細嫩,色澤金黃,油嫩有光。湯色橙黃,清澈明亮,香氣清高,十分可人。按鮮葉老嫩之分,可分為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三類。著名黃茶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芽。

6、黑茶:我國的藏族、蒙古族等兄弟民族,都視黑茶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料。著名黑茶有:云南普洱茶、廣西六堡茶。湯色棕紅色,香氣帶有陳香,滋味醇厚

二、茶智慧

“茶”字 的表意:人在土中坐,靜,定則生慧。---陳希老師語錄

三、功夫茶十八道步驟

(一)鑒賞香茗:主泡師用茶則從茶倉中取出一壺量的茶葉,置于賞茶盤中,助泡接過賞茶盤,讓客人鑒賞干茶,并介紹所用茶的特點。

(二)孟臣淋霖:用沸水澆壺身,其目的在于為壺體加溫,即所謂“溫壺”。

(三)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拔入茶壺,裝茶的順序應是先細再粗后茶梗。

(四)懸壺高沖: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滿壺口為止。

(五)春風拂面(刮頂淋眉):少壺蓋刮去壺口的泡沫,蓋上壺蓋,沖去壺頂產泡沫。淋壺可沖淋壺蓋和壺身,但不可沖到氣孔上,否則水易沖入壺中。淋壺的目的一為清洗,二為使壺內外皆熱,以利于茶香的發揮。

(六)熏洗仙顏:迅速倒出壺中之水,是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七)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燙杯,又謂“溫杯”,轉動杯身,如同飛輪旋轉,又似飛花歡舞。

(八)玉液回壺:用高沖法再次向壺內注滿沸水。

(九)游山玩水:也稱運壺,執壺沿茶船運轉一圈,滴凈壺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響茶之圣潔。

(十)關公巡城:循環斟茶,茶壺似巡城之關羽。此番目的是為使杯中茶湯濃淡一致,且低斟是為不使香氣過多散失。

(十一)韓信點兵:巡城至茶湯將盡時,將壺中所余斟于每一杯中,這些是全壺茶湯中的精華,應一點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戲稱韓信點兵。

(十二)敬奉香茗:先敬主賓,或以老幼為序。

(十三)品香審韻:先聞香,后品茗。品茗時,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品飲要分三口進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動心”,茶湯的鮮醇甘爽,令人回味無窮。

(十四)高沖低篩:沖泡第二泡茶,重復第八步動作。

(十五)若琛復浴:手法同若琛出浴。

(十六)重酌妙香:重復第九、十、十一步動作。

(十七)再識醇韻:重復第十三步動作。

(十八)三斟流霞:沖泡第三泡茶。鐵觀音等烏龍茶,內質好,香氣濃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美稱。因是表演,故只沖泡三次,希望能為來賓帶來美好的回味。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茶原為中國南方的嘉木,茶葉是一種著名的保健飲品。中國漢族人飲茶,據說始于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
    曉寒深處明月人倚樓閱讀 9,179評論 0 7
  • 作者:元夕 所謂心理治療,其實就是鼓勵說真話的游戲。 ——斯科特·派克 康納,...
    元夕的簡書閱讀 542評論 0 2
  • 我記事起,她就老了。神奇的是,二十幾年的光陰似乎沒有讓她更老,相反,她越活越年輕啦! 那時候她總是很忙,天天像流星...
    大象的印象閱讀 952評論 1 16
  • 為了進一步加強防火防災意識,強化安全發現觀念,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以及避免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在劉學軍的領導和...
    大寶寶寶蛋閱讀 605評論 0 1
  • 項目Demo遲遲敲定不下,項目的路線徘徊在社群和社交之間,兩難取舍。 縱觀已存聲名遠揚的社群,瘋蜜,大熊會,邏輯思...
    仲永閱讀 241評論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