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夕
所謂心理治療,其實就是鼓勵說真話的游戲。
? ? ? ? ? ? ? ? ? ? ? ? ? ? ? ? ? ? ——斯科特·派克
康納,一個十二歲的男孩,本該享受無憂無慮的少年時光,生活中卻充斥著無法解決的痛苦與煩惱。母親身患重癥,治愈的希望越來越小。想去與早就離開自己與母親的父親一起生活,卻因父親房子不夠大而無法實現。將與自己長期相守的外祖母,性格古怪。在學校里,被老師過分關注,卻被同學欺凌。
?
他每天都被同一個惡夢折磨。狂風怒吼,天昏地暗、山崩地裂,母親即將墜入深淵,他趴在崖邊抓著母親的手……
?
?
他的恐懼引來一個由紫杉樹變成的樹怪。他求樹怪救他的媽媽。樹怪卻只答應給他講三個故事。三個故事之后,康納就得講第四個故事,也就是他自己的故事。
?
第一個故事,年老的國王娶了年輕貌美的王后,不久,國王病死。因為王子還未成年,王位由王后繼承。所有人都認為王后是女巫,是她害死了老國王。王后為保住自己的地位想嫁給王子,而王子已有了自己心愛的人。他帶著姑娘離開王宮,在一棵紫杉樹下王子狠心的殺死自己心愛的姑娘,嫁禍于王后。王子獲得了臣民的支持推翻了王后的統治,成為了一位治國有方而倍受臣民愛戴的國王。就在那時,紫杉樹有了生命并救走了王后把她安置在一個邊遠的鄉村生活。
?
?
第二個故事,現代工業社會,城市邊緣生活著一位堅持用傳統草藥治病的藥師。城市中一位年輕博學的牧師到處講藥師的壞話。藥師住所的附近有一棵紫杉樹,是可以用來合成任何藥的生命之樹。他一直想要砍來制藥,但遭到牧師的阻攔。后來牧師的兩個可愛的女兒得了重病,現代醫學也無能為力。牧師以放棄紫杉樹放棄信仰為條件求助于曾被自己所唾棄的藥師。然而,正因為牧師放棄信仰,藥師拒絕施救于牧師的女兒。
?
第三個故事,有一個隱形人,別人無法看到他。后來,他明白自己并不是隱形人,而是周圍的人習慣了無視他的存在。隱形人非常憤怒,召喚了怪物。正如康納,憤怒地沖向欺凌他的同學,發泄那壓抑很久的怒火。通過憤怒他被看見了,但他依然孤獨。
三個故事都具有童話色彩,但三個故事又都打破了童話的虛幻,顛覆了康納的認知,還原世界的真相。
?
?
第一個故事讓他明白,人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每個人都是天使與惡魔的結合。你無法用一件事情判斷一個人的對錯。他的父親,早年拋棄了他和他的母親,但直到現在卻依然深愛著他和母親。也正如自己,雖然一直希望母親能恢復健康,但也希望早日結束這種痛苦的煎熬。
?
第二個故事告訴他信仰的重要。信仰是治愈的力量,但有時信仰仍然會失效。愛是一種信仰,即使父親深愛母親,也無法在一起。即使他內心知道媽媽無法治愈,但表現出來相信母親會被治愈的信念沒有錯。信仰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也不能將信仰拋棄。?
第三個故事讓他知道,他可以被看見,但孤獨無法改變。孤獨是人生的一種常態,是人必須面對的。
?
隨著劇情的推進,康納多次通過爆發式的方式發泄內在的壓抑。砸壞外祖母的客廳,沖著父親發脾氣,把欺凌他的同學打進醫院。每次,他都擔心身邊的大人會責備自己而問身邊的大人:你不會怪我嗎?而無論是外祖母、父親還是老師都給予了他同樣的回答:怎么會呢?大人們對康納脆弱的接納使得康納慢慢變得勇敢。
?
三個故事講完,他終于能夠面對自己內心的真實,承認在夢境中是自己放開了媽媽的手。因為雖然他希望媽媽能好起來,但他也希望早點結束痛苦。面對這個黑暗,其實并不可怕,也不可恥。因為樹怪告訴他:最重要的不是你想什么,重要的是你做了什么。至此,長久以來折磨他的念頭終于得到了釋放。他終于能夠去面對即將逝世的媽媽,表達對她的愛并與她告別。
人生本就充滿矛盾:愛恨交織、好壞一體、明知不一定真實卻依然相信、被看見卻不可避免孤獨。成長或治愈,就是將這些充滿矛盾的真實,在情感的運作中將兩極編織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