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義琳
相傳,熊貓一生中有兩大遺憾,一個是照一張彩色相片,另一個就是去掉黑眼圈。
說到黑眼圈,你是不是也有如下的情況呢?
Nancy的困擾:年輕的時候可以連續四十幾個小時不睡覺備考,補一覺就滿血復活了,根本看不出熬過夜,更不要說黑眼圈了,現在缺一點覺都會變熊貓眼。
Alice的困擾:平時都還好,只要過敏性鼻炎發作的時候,一把鼻涕一把淚不說,烏雞眼立刻附體,整個人都不好了。
Febe的困擾:剛開始學著化妝的時候還覺得怎么畫都好看,后來就發現有黑眼圈出現了,而且怎么遮都遮不住。
CiCi的困擾:年輕的時候皮膚很好,從不化妝,也從不熬夜,年紀大一點,就莫名地出了黑眼圈了。
她們的困擾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在最常見的三類之內:
一、色素型
顧名思義,就是由于色素沉積而導致膚色加深。
誘因:
化妝品卸除不徹底,殘留在皮表的色素堆積;
過度日曬、皮膚炎癥、表皮損傷或者色素痣等導致黑色素短期內暴增堆積。
對策:
對于卸妝不徹底導致的色素堆積,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卸妝習慣,每次都要選擇適當的卸妝產品將彩妝完全卸除。
而且,要特別注意的是,卸妝時不要用力過猛,過度拉扯皮膚會讓皮膚提前老化,呈現超齡的松弛狀態。這個后果跟卸不干凈是一樣滴,后面我還會提到。
對于過度日曬的問題,當然要做好防曬功課。如果你正在用的臉部防曬霜沒有特別說明要避開眼周,建議先嘗試少量涂到眼周,如果沒有刺激感,那就堅持涂防曬霜吧。救急的時候,帶有防曬倍數的隔離霜也是可以的。
出門時還是要帶好太陽鏡,眼周是最容易出曬斑的位置(眼部皮膚只有面部皮膚的1/3厚啊)。太陽鏡一定要去正規眼鏡店買,不要在小店貪便宜,圖漂亮。劣質太陽鏡不但不能幫助防護紫外線,還會傷眼睛。
對于炎癥類的問題還是請就醫吧,遵醫囑才是最安全的。
二、 血管型
毛細血管顏色加深,從薄薄的眼瞼皮膚中透出青色,形成眼周黯淡的感覺。 鼻炎或者熬夜形成的黑眼圈都屬于這種
誘因:
眼周的皮膚厚度只有面部皮膚的1/3,正常的毛血管呈鮮紅色。
?如果過度用眼,眼睛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新陳代謝減緩,導致眼周微血管阻滯、淤積和水腫;而淤積又會進一步導致局部血氧量降低,缺氧血紅蛋白更偏紫紅色,就會從皮膚中透出青紫色。如果有眼周毛細血管破損,紅細胞漏出,血黃素在周圍組織中堆積,黑眼圈會呈現出青褐色。
對策:
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不要熬夜,不要過度用眼,保證充足睡眠是最重要的。
眼周循環不暢可以考慮熱敷,溫熱的毛巾或者加熱眼貼都是可以的。然后用按摩穴位做眼保健操的方式促進眼周血液循環。
護膚品建議用有促進循環或者擴張眼周毛細血管功效的產品:比如含有咖啡因,維生素 E、K1 和視黃醇混合物均可。
三、眼袋-淚溝型
眼周結構的變化,形成陰影,造成黑眼圈。
誘因:
眼周皮膚下垂、肌肉松弛、脂肪量改變、眼袋突出、淚溝下陷等,造成局部陰影,引起黑眼圈的外觀。
黑眼圈的位置與眼袋幾乎是相同的,只是黑眼圈沒有像眼袋一樣,有明顯凸起。眼袋會壓迫到下眼皮的皮瓣,血液循環變差,使得靜脈血更淤積,讓黑眼圈更暗沉,這也導致眼袋和黑眼圈總是會一起手牽手出現。
對策:
改善眼周結構,消除陰影。 玻尿酸注射填充淚溝,手術去除眼袋、脂肪移植填充凹陷部位。
通過化妝減弱陰影區域的黯淡感覺,也可以暫時「遮瑕」。
預防: 防曬防曬防曬,以及預防眼周的皮膚病。
有問題不妨留言來告訴我吧,
親一下點個贊~
你也許還想看:
--- ?E N D ---
我是義琳,國家級形象規劃設計顧問,古典文化禮儀愛好者,所有文章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微博和其他已注冊平臺,并開通原創,請尊重作者的辛苦付出,轉載前請先簡信取得授權。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