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音樂,是因為潮男在聽
我初中同桌是一個喜歡踢足球的卷發潮男,帥帥的,喜歡聽歌兒。我一直都認為別人的生活比我的好玩兒,我也想成為潮男,我沒有那么夸張的卷發,我也不喜歡足球,所以我聽歌兒。雖然我原來都是聽黃宏、宋丹丹的小品的。
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口有幾個擺攤的小伙兒,面前的紙盒子里,裝滿了各種盜版磁帶。我清楚的記得,我買的第一盤盜版帶是任賢齊的《心太軟》。
那時候我們聽什么
港臺的歌手是最受歡迎的。音樂要么柔軟,要么硬朗,但歌詞均朗朗上口,十分適合單曲循環和街頭傳唱。
作為一個84年的娃,我趕上了小虎隊的尾巴,也趕上了四大天王的肚子。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張信哲。我覺得他的每一首歌,都是唱給我聽的。
剛出道的辣辣的大嘴張惠妹;前兩張專輯清純的要死的大眼睛蔡依林;丑的要死但聲音很好聽因為唱片公司原因差點兒不能繼續唱歌的江美琪;嘴有點兒歪但是很有味道的王心凌;從來都不自己做專輯封面的周惠;被唱爛了的beyond;總是豪氣沖天的成龍大哥;唱歌的時候鼻音甩來甩去的杜德偉;整張專輯除了周華健給寫的一首歌其余都好聽的羽泉;一首歌能吼一馬路的張宇。我都喜歡。
那個時候,是歌兒都好聽。大家都很用心。我們都很感動。
那時候的音樂很單純
上世紀90年代,音樂比現在單純的多。想聽,要么是買正版磁帶,要么是買盜版磁帶。一盤正版帶10塊錢,盜版帶是10塊錢三盤。高仿的盜版,可以賣到5塊。正版CD是斷然不會去買的,因為太貴了,動輒50、60,我等窮學生買不起。
音源的單純,讓音樂變得單純。一盤磁帶,里面的歌兒都能跟著唱。因為已經反反復復聽了太多太多次了。
現在我還有兩箱的正版磁帶,不知道還能不能再播放了,但是這都是回憶,真心舍不得扔。
聽歌兒的設備一代又一代,越來越不能好好的聽了
- 老京華
最開始我用的,是一個京華的小隨身聽。厚了吧唧,用兩節5號電池。但厲害的是,上面有一個小撥桿,可以通過控制電機的轉動方向從而切換磁帶正反面!這個功能屌爆了,不需要打開蓋子,就能不間斷的聽歌兒!
- sony超薄磁帶機
后來,班里一個有錢的女娃在開運動會的時候,帶去了一個薄到爆表的sony磁帶隨身聽,她爹從日本帶回來的。大家都不關注運動會了,都想借過來聽一耳朵。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秒鐘,但是那種聲音還是深深地震撼了我。
經不住我百般纏要,老娘給我買了一個sony的超薄全能機,GX674。收錄放全能;大眼睛線控;居然可以識別歌曲間的空白從而實現一首歌一首歌的快進;一節電池能聽到爆,從路邊隨便撿一節5號電池,用牙咬兩下,就能聽上半天。每天都抱著,愛的要死要活的。
- sony的MD
后來,MD這個妖孽來到了我身邊。經不住我百般纏要,老娘給我買了一個R900。我記得那時候每期都買的《新潮電子》中有一篇讀者交流的文章,談到了R900。
R900的出現讓我的音樂生活有了巨大改變。它輕薄的身影,讓我可以隨時聆聽喜歡的音樂;光纖的錄制,讓一切的雜質不再惱人;純凈的音質,讓每次的沉浸都成為一種喜悅。
好吧,我承認這段不是人家原文,是我腦中的印象放大形成的文字。但我真的是一個容易受到別人生活習慣影響的人。我覺得如果我和我覺得高檔的人擁有同樣的東西,過著類似的生活,會讓我感覺滿足。R900也和我一起度過了一段非常愉快的生活。我買了一些MD碟片,用音頻線將音樂從磁帶機錄進碟片里。用線控,一轉一轉地將歌曲的名字都改成拼音。麻煩的要死,但我樂此不疲。
- 松下的CD
CD機的出現,完全是為了迎合我手里的R900。因為我不再滿足磁帶轉錄進MD里的音質。我就買了一個松下的CD機,專門用光纖和R900對錄。
- sony的net MD
上大學了,老娘給我買了sony的net MD作為上學的禮物。
- sony的硬盤隨身聽
大二了,自己買了sony的硬盤隨時聽HD5作為大二的禮物。
- 雜牌MP3播放器
自己花400塊錢買了一個32M的“潛水艇”形狀的雜牌MP3作為禮物。
- 三星MP3播放器
大三了,自己買了128M的三星yepp的MP3播放器作為大三的禮物。
- sony的CD機
大學畢業了,自己花1300買了sony的NE20作為畢業禮物。
- 蘋果的ipod
買過三代的shuffle,一個Nano,一個touch。不知道都是什么東西了。
有多久沒有安靜地聽音樂了
隨著手里面的設備越來越多,聽歌的感覺也越來越淡了。到后來,都不記得自己買過什么設備,聽過什么歌兒。只記得最開始的幸福,最開始的感動。我現在還會跑去淘寶,看看我當時用的設備,和它們說聲hello。
現在我還能想起那時候用sony磁帶機躲在被子里,關上燈,睜著眼睛,感覺音樂流進心里的激動。雖然用的是sony的805耳機,但那就是天籟,那就是幸福。用手撫摸它的時候,那就是平靜,那就是滿足。
現在我還能記得幾個兄弟,一起拿著R900,裝上小mic,躲在地下室、走在大馬路上,用心去吼我們的歌兒,錄下來,一起歡鬧著聽。有歌聲、屁聲、大家的笑聲。
現在聽歌兒的設備太多了,手機就能隨時播放。前幾天我還買了多米音樂的賬號,可以不耗費手機流量,隨便聽歌。各種推薦、各種音樂選單。你只要打開軟件,音樂自己就來了。但我一點兒都不喜歡。設備越多,感覺越浮躁。獲取途徑越簡單,心靈越浮躁。
我懷念一張專輯聽一個禮拜的日子。沒有那么多選擇,就是一首一首的聽。每首歌都好聽。
我懷念只有一個磁帶機的日子。沒有那么多選擇,就是一盤磁帶一盤磁帶的聽。每盤磁帶都好聽。
我懷念用MD錄來錄去的日子。沒有那么多想法,就是一首一首的好歌,錄制在碟片上,每一次都很幸福。
時代發展了,我們都找不到自己喜歡的音樂了。長大了,我們都不知道怎么去聽歌兒了。選擇太多了,我們都不知道到底該怎么辦了。我不喜歡現在的感覺,不喜歡自己的浮躁,不喜歡現在的狀態。
說真的,你有多久沒有安靜地聽音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