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都需要做決策。怎樣才能做出更好的決策呢?在《怪誕腦科學:戰勝焦慮、混亂、拖延的自控術》這本書里,作者蓋瑞·馬庫斯介紹了4個方法。
第一,考慮有沒有其他可行的替代選項,或者自己創造選項,不能只是關心當前的情況,而是要仔細推敲還可能發生什么,我們對自己最關注的事物之外的其他想法和可能性,投入的關注越多越好。不急于決策,有利于減少決策失誤的后悔。
第二,不在疲憊或情緒波動時沖動決策。在任何時候,如果疲憊已經占據大腦思考,心里裝著其他的事情,就盡可能不去做重要決定。因為疲憊和情緒波動時,我們更多依賴的是直覺,而不是理智,精神渙散時也是如此。
第三,明確自己做出決策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如果人們要給自己做出的答案解釋說明理由,承擔相關責任時,決策會更傾向于公正客觀,我們會投入更大的認知精力,詳細周到地了解各種信息后做出更復雜周到的決策部署。
第四,重點決策優先思考。我們做出的決策會讓我們承擔種種代價,而且我們不可能等到自己掌握全部信息并擁有充足時間時,再對每種意外情況及其應變對策進行仔細考慮。因此,你要把時間和思索留給最重要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