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幾日,安徽衛視《學霸是怎樣煉成的》節目中,一個大企業的人事經理小米,在面對剛畢業的“簡歷帝”小何時,揭露了招聘會的潛規則:
在時間緊、簡歷多的情況下,企業HR篩選簡歷,會將985高校畢業生和非985畢業生的簡歷分開放,離開時只帶走985畢業生的簡歷。
現場的一番言論引發了小何的質疑:“都是大學生,都沒有經驗,985也沒經驗,您為什么只用他們,不用我們?”
對此小米的回答是:
1.在985畢業生用托福,雅思來證明自己的英語能力時,非985畢業生還以四級為衡量標準;
2.985畢業生大多精通計算機語言,隨手就能開發APP,而非985畢業生只能達到國家計算機二級的水平;
3.在非985學生以自己在校學生干部的經歷為榮的時候,985畢業生在畢業前已經參加過行業頂尖企業的實習。
視頻一出,立馬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各方網友的熱議。
有部分網友認為,這HR話糙理不糙。
也有網友笑稱:知道的是985,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哈佛畢業,更有一部分985畢業生表示一定是上了一個假985高校。
也有非985畢業生,紛紛用自己親身經歷證明:非985也是由前途的!
02
小米的想法,在當今社會絕不是少數。名企HR們的名校情結,是否也有他們的道理?
都說一個專業HR看一份簡歷的時間只有30 s。沒有一個HR會愿意在一份平平無奇的簡歷上浪費更多的時間。
為公司挖掘更優秀的人才,是職責所在。
大多數企業,需要的都是召之即來,來之即戰的人才,而不可能在同等招聘條件下,選擇需要花大量時間培養才能到達其他人平均水平的畢業生。
連張雪峰老師都認為:學歷越高,進入名企的幾率越大。但即使是這樣的前提下,全盤否定非985畢業生也是不能理解的。
能走進985高校,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這些學生在前二十幾年的學習中領先于其他人。
但這就能說明非985的畢業生一丁點優于他人的才能都沒有嗎?這是一個極敷衍而不負責任的想法。
03
陽光之下,快跑者未必先達,力戰者未必能勝。
網絡上盛傳一個公益視頻《致25歲還一無是處的你》,讓一些成功的企業經理和主管,查看幾份匿名簡歷。
幾乎所有的簡歷都被他們一致PASS。但在最后揭開求職者的名字:李安,他們的朋友,朋友的孩子,甚至是他們自己的孩子,他們詫異,驚訝,甚至笑得尷尬。
如果早知道如此,他們還會PASS掉這些簡歷嗎?答案理所當然的是,不會。
簡歷有時很蒼白,因為它缺少了很多社會衡量標準之外的東西。
即使是HR,在初入社會的年齡去應聘的時候,是否也沒有一份非常漂亮的履歷。
學校不是一個人才選拔機制,學校的高低等級,不應該形成這樣的“學歷鄙視鏈”。
作為企業,對待剛出社會的應屆畢業生,就先入為主的“人以群分”并不妥當。負責招聘的HR,更不應該為了工作的省時省力,草草放棄那些非名校畢業生中的優秀人才。
若沒有了偏見,留給他們的就會是無限的可能。
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人天生就是不公平的。有的人天賦異稟的領先,有的人即使落后仍咬牙堅持,有的人就出生在羅馬。
每一個職場人都應該明白,沒有人能阻止你堅持和不懈努力,你能跑的多遠,全在于你自己。努力與堅持,無論什么時候開始都來的及。
有一天你會發現,也許終點本就不在“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