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目:《如何寫 I 》
主講人:秋林(三級拆書家)?
備注:
I標準:
1.要用自己的語言闡述,而不是照抄原文;
2.要有明確的行動步驟或建議;
3.有明確的適用范圍。
作業部分:
I
以上片斷來自《重要的事情說3點》——運用總分總的表達方式。
我把他歸納為答案——原因——答案。
(一)答案
先拋出答案,讓與你交流的人群明白你所要說的什么東西,主題明確。
(二)原因
為什么要拋出這個答案??梢圆捎貌襟E法一步步的列出原因。
這樣的好處是可樣讓交流的人慢慢產生信任,打消他們的顧濾。
說明我們在這件事情上不是輕意的舉動,而是深思熟濾的行為。
對于這一切,我們是非常重視。
(三)答案
當陳述完這一切,再一次拋出我們的答案。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交流者加深印象,我們的觀點再一次重申,
以至于交流后因為討論的面廣而忘記了重點為的問題。
我們在實際運用中是不是只要采用了這三點可以了呢?
答案顯然是不夠的,那我們怎么做呢?
a先拋出答案
我們的答案是……
b再說出原因
我們給出這個答案的原因……
c最后再次重申答案
所以,我們的答案是……
完整的流程:
您好。我方的答案是……,我們給出這個答案的原因是因為……,所以我們的答案是……。
對于這套流程,可以運用于銷售、職場匯報工作以及辯論等。
A1
記得在讀書時候寫過一次請假條,當我興沖沖的拿著請假條去老師的辦公室交的時候,被老師連請假條帶人一起被趕了出來。
請假條內空:
請假條
老師,我想請假,我不是去玩,我也不是去看病,我和我的朋友有點事要耽擱半天。請批準。
學生:羅羅。
日期。
顯然,這是一個典型的熊孩子欠湊的表現。
熊就熊吧,寫作還不好,把一件正常的請假辦砸了。
給老師留下了壞印象也給家長留下了捧湊的機會。
A2
從上面這件小事情上,可以看出當時在寫作和溝通上的缺乏。
辦事情不講計劃和謀略,這也難怪老師一頓趕。
這件事情他錯誤的地方:
(一)沒有寫明請假的主要事由
(二)多余的廢話讓老師更誤解,踐于一貫的表現,坐實了熊孩子的標簽。
(三)敘述太簡單,沒有整體的框架和結構,讓人摸不著主次和重點
如果運用今天的拆書片斷,可以這樣寫明:
請假條
尊敬的老師:
你好!
我是羅羅,我向你請假半天(下午)。因為今天下午我和我少年宮的朋友一起要去參加區里組織的短跑預先賽。我也先征的父母的同意,由于時間上的沖突,所以特向你請假半天。希望老師批準。
特此請假!
請假人:羅羅
日期
同樣的一張假條,但是因為書寫或用詞的異同,導致效果的不一樣。
這樣的事情,同樣出現在我們現在工作和生活中。
通過這次的學習和交流,掌握重要的事情說3點的方法,達到拆為己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