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理論上講,根本沒有“當下”這樣一個概念,因為你“現在”經歷的每一瞬間,都馬上會變成“過去”的那一瞬間。
2、每一刻都是嶄新的,信道晃瞎了人眼。
3、很多的新生事物,完全打破了我們的經驗所及,我們是看不懂的。
4、以往的市場是平面的,是二維的,縱使有些陷阱,有些荊棘,但憑借一些經驗、一些勇氣,再加上一些運氣,總能找到通往羅馬的那條大路,反正路就那么多。至少,你的雙腳總是站在陸地上的。
5、而今天的一切都經歷著劇烈的洗牌和解構。現在的市場營銷是三維的,當你我彷徨無助漂浮于半空之中時,會發現一個無解的現實:好像哪里都可以去,可似乎哪里都去不了。
6、互聯網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不再以品牌為中心了,而是“以我為中心”,沒有品牌,只有用戶體驗。
7、入口即需求。
8、站在風口豬也能飛。
9、重要的是,真正的去洞察,去想象,去創造,去脫離一切桎梏,去對抗地心引力,去真正地翱翔于九天之上。而不是戰戰兢兢地匍匐于地面上,望著一架架飛機呼嘯而過之時,卻只敢恐懼地捂住眼睛和耳朵。
10、要想找到需求,先要找到沖突。消費者偏愛那些能夠解決自己沖突的產品。
11、技術的進步,解決了消費者一個又一個曾經不能解決的沖突。越是解決,消費者的需求就越多。
12、曾經我們的需求是食物,我們遭遇的沖突是肚子餓,但是沒有糧食。當食物充足、糧食富余了以后,我們就沒有沖突了嗎?事實正好相反,我們開始渴望吃得好、吃得健康。我們想要開懷大吃卻擔心脂肪過多,我們想要在路邊攤奔放地海吃卻擔心食品衛生,我們想要給孩子更多的營養卻擔心奶粉問題。
13、時代在變,人性不變。
14、廣告的要素,其實首先就是“建立標準”。建立標準的過程,無不牽扯到錯覺、幻覺、心理暗示。飯后為什么要嚼兩粒益達,嚼一粒不行嗎?當習慣已經成為一種生活常識時,品牌不用再花一毛錢就能持續地享受這種力量帶來的回報。
15、市場營銷,就是一場營銷幻覺、錯覺與心理暗示的狂歡。而這場狂歡的巔峰極致玩家們,則可以把一件讓人陌生的新產品,在轉眼間變成消費者的老朋友。
16、在廣告傳播中,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如何把高大上和接地氣,這兩樣看似正好相反的感覺去形成一個完美統一。
17、反復地重復一個概念,沖擊力極強。
18、Less is more。實際上真的好是即簡單又復雜,簡單是呈現出的方式,復雜則是細節的醞釀和配置,這才是功夫活。
19、營銷的目的不僅僅是銷售,更多的是分享和情感的傳達。
20、人們總需要理由與借口休息、娛樂,這無可厚非,這也是節日存在的意義之一。
21、現在應該做的,也許是放下單純的捆綁促銷,甚至淡化圣誕這個所有人都知道但所有人都陌生的名詞,而嘗試強化冬天這個特殊時間段里的一些情感因素,去潤物細無聲地傳播一些有質感、有高度的概念。
22、為什么在冬天,特別渴望分享?人類行為學家分析,天冷了,人容易寂寞,特別渴望用另一人的溫暖來填補自己的溫度。
23、分享——請你一定要萌萌噠!
24、科技需要為人性服務,沒有愛的內容,科技只是蒼白的手段而已。
25、我們所說的“廣告語”就是當品牌與消費者擦肩而過的那一刻,最有機會撞開心門的干練表達。
26、“I never read The Economist.”——管理實習生,42歲。不讀《經濟學人》?你干一輩子實習生吧!這是最惡毒的詛咒,也是最棒的宣傳。
27、源于不同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對于同一件事情一百人就可能產生幾種乃至十幾種不同的看法,而且,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沒錯。
28、這又是一個無解且沒有意義的問題了。
29、而這種洞察不僅是基于需求和痛點,更是基于人性和情感,這也是同樣文案產生差異如此之大的兩種觀感的原因。別忘了,研究完對誰說和說什么之后,還有最后一步,就是怎么說。
30、對于營銷來說,有一條法則是這樣的:首先你無法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其次你無法滿足消費者的所有需求,所以結論是,產品出廠之前,最好要明確是滿足了哪些消費者的哪些需求,以及明確你的超級客戶在哪里。
31、在某些案例里這些超級顧客的價值就像離地五厘米的金礦,只需捅破窗戶紙。
32、所以,好消息是我們擁有了更多的數據,壞消息也是我們擁有了更多的數據。
33、自己弱爆,如果對手再用點心,那就只有自求多福了。
34、Do not let me think和Less is more 。
35、一個優秀的傻瓜式設計,用戶在使用時完全可以不假思索,調動的其實是下意識的本能。
36、因為這滿足了人們想回復又不想打字的“懶癌”現狀,簡單地說,就是輕點一下的“朕已閱”的爽歪歪。
37、產品壽命和產品創新,所有人都繞不開。
38、內容才是真正能夠吸引消費者的產品。媒介只是渠道的一種方式。消費者感興趣的不是“媒介”(渠道)本身。只有利用好該渠道為消費者創造更好的內容,創造不一樣的體驗,才有吸引消費者的可能。
39、移動線上的0成本傳播。
40、一些行業正在被互聯網摧毀,一些行業正在重生,但互聯網沒法改變商業的本質。
41、畢竟無論你身處哪條路徑,真正的入口總是發光發亮的。
42、百度:移動搜索,解決用戶的信息需求,搶占了流量入口;
騰訊:即時通信,解決用戶的溝通需求,搶占了社交關系;
阿里:電子商務,解決用戶的消費需求,搶占了購物平臺。
43、百度是人與信息的連接,阿里是人與商品的連接騰訊是人與人的連接。
44、專注、極致、口碑、快。
45、互聯網是信息的流動,是對稱式信息的快速流動,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更便捷、更開放的附加效益。
46、糟糕的是,這個世界實在有太多可能了;而美妙的是,這個時代竟然有這么多可能存在。
47、市場競爭分成三個層次:產品力的競爭、銷售力的競爭、品牌力的競爭。
48、不幸福,源于“什么都想要的貪”和“什么都不想做的懶”。
49、縱容懶惰、虛榮有理、縱情掌控、撫慰脆弱、直擊恐懼。
50、造懸念,就是在吊胃口,用神秘感來吸引粉絲的關注,提升期望值。
玩揭秘,就是在溝通預熱,激發粉絲互動參與,刺激購買沖動。
51、延伸,擴張,做大,這是互聯網行業的共識,邊際成本和選擇成本的考量,讓所有人必須讓自己先吃成大象,再學會怎么跳舞。
52、這深不見底的比特海,也容易讓人淹死,讓人根本找不到自己想要的。
53、參差不齊乃是幸福之源。——羅素。
54、說市場營銷不說需求就是耍流氓。
55、其實簡單點說,沉默的人很多時候并不是孤僻寡欲,只是他們沒找到舒服的表達方式和舒服的表達入口而已。
56、“天時”到來時,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這個機會了。
57、有時候搶到就是賺到,而有時候省到更是賺到,而且比搶到更容易。
58、順勢而為是聰明人的行為,它并不是指墻頭草隨風倒,而是指搭上快車去對抗那些徒步的對手們。在這個注意力經濟的時代里,在這個人們喪失專注力的時代里,借勢的意義更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59、任爾東西南北風,能上天的就是好風。
60、沖突產生需求。
61、因為即使價格再便宜,也解決不了便利的沖突,對很多人在很多時候來說,便利的沖突比價格的沖突更加迫切需要解決。
62、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沖突,就可以在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
63、做一條大池塘里的小魚?事實是今天的很多大池塘里只能容納兩三條甚至一條大魚,那么還是做一條小池塘里的大魚?畢竟,今天的池塘多到數不清。
64、沒有一種產品可以脫離社會大環境而獨立存在。
65、產品單純地讓消費者感到滿足已經遠遠不夠,必須讓消費者能夠感動。
66、朋友,答案隨風飄蕩。
67、有句話總結得很到位,物質層面決定一家店的下限,而精神層面決定一家店的上限,任何行業都是如此。
68、這其實就是一個研究節奏感的課題。
69、最好的營銷是調情。
70、初級的廣告是把產品特性說出來,高級的廣告是把品牌特性說出來。而廣告,正是通過各種各樣的調情,對消費者進行心理暗示,進而使其產生錯覺和幻覺的過程。
71、廣告最大的作用并不是陳述賣點,而是制造向往,所以廣告和電影都是造夢并實現夢想的載體!
72、廣告需要調情,給消費者無盡的想象,消費者就會還給你無盡的銷量。調情是個技術活兒,不是每個人都會。就如同追女人,有兩點要做到:第一,好印象。對于廣告而言,這就是品牌的核心價值。第二,常聯系。對于廣告而言,就是常常出現在消費者面前,不要TA忘了你。
73、消費者正在變得越來越“感情用事”。
74、等到品牌都被拖垮了,被稀釋了,被取代了,那就徹底玩完了。
75、可惜和個人品牌捆綁上沒有形成區隔性壁壘。
76、如若有噴涌而出的創造力,那得感謝上帝,因為這世界不缺庸才只少天才,但步子太大會扯著蛋,創新半步是天才,創新一步是瘋子,消費者永遠是最現實的那一幫。
77、近乎免費的電影+天價利潤但消費者并不敏感的爆米花,這就是搭配測略的極好驗證。、
78、世界太大,多努力嗅幾下,終究會有有趣的事情發生。
79、套用一句老話,15%的優惠能讓消費者驚喜,30%的優惠能讓消費者尖叫,如果做到50%優惠的話,毫無疑問,消費者一定會把你捧上神壇。
80、開創者是勇敢的,而跟隨者是明智的。開創者就像在霧天里開頭車,危險很大,但他們永遠是第一個,我認為他們是勇敢的人。它們起的作用是培育一個新市場。緊隨其后的跟隨者,他們可能沒有開頭車的人勇敢,但卻是明智的。在市場成熟度相對高的時候進入,吸收開創者的經驗,求大同,存小異。找到更加適合市場的營銷方法,這兩類企業家都是聰明的人。
81、企業啟程的是產品,到達終點站的是品牌,你看品牌好的企業,都是老板直接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