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學校媒微信公眾平臺的責編。
看過很多關于《怎樣讓你的閱讀量突破10w+》的干貨也好水貨也好的文章。也嘗試過“學以致用”,但是對于校媒這個特殊的平臺來說,
并無L用。
廢話到此結束。
微信后臺,我幾乎天天見,基本的功能以及相關的布局網上的掃盲貼滿瀏覽器都是。有一句話說得好“能百度到的東西,就不要問別人”。
在這里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平時在后臺中遇到的一些懵逼的問題以及“為什么”。
1.手機端統計到的閱讀數的和微信后臺統計的數據差好多!?
平時推送完今天的微信之后,接下來我就會本能地隔幾分鐘看一下閱讀量、留言、轉發量、點贊數之類的。但你不能一直綁在電腦前啊,所以手機端就成了我最常用的查看方式。
下面這個APP就很方便(不是廣告),本人窮,買不起蘋果,不知道有沒有iOS版的。但是同類軟件有很多,大同小異,所以無所謂哪款。
那么問題來了,用著用著就發現,為什么里面的數據和PC端的不一樣,并且差好多!?
而當時我在手機端收到的數據是600+,why?我的心很慌誒!經過各種搜索引擎的發動,原因是這樣的:
手機端圖文頁、后臺群發功能已發送頁的閱讀數為實時更新數據,隨時變化,且兩者完全一致。數據記錄自圖文發布開始,只要產生有效點擊數,記錄就不會結束。
后臺圖文分析頁面顯示的閱讀人數并非實時采集,每日數據采集時間為晚上24點。隔天中午12點,后臺會顯示前一天的最新數據。這個數據僅記錄圖文發出后7天內的數據統計,7天后的數據在后臺圖文分析頁面就再也看不到了。
所以,實時更新的手機端圖文頁閱讀數會和后臺圖文分析頁面顯示的閱讀人數相差很大。當然微信后臺也注明了,以上兩種數據計算方法略有不同,因此兩者數值也可能不一樣。
【引自新榜公眾號文章《微信公眾號后臺七大未解之謎,怎么還冒出iPhone8來了?| 新榜獨家》,并作修改】
So,不要怕,都是對的,只是計算方式不同罷了。
2.從其他平臺點微信鏈接究竟計不計入閱讀數?
通常不計入閱讀人數,但計入閱讀次數,來源計入“其他”。
微信網頁版、Mac版:頁面不顯示閱讀人數數據,點擊不計入閱讀人數,計入閱讀次數
微信電腦版:用電腦版自帶瀏覽器看微信圖文,頁面可顯示閱讀人數數據,點擊不計入閱讀人數,計入閱讀次數
微博、豆瓣、知乎:頁面不顯示閱讀人數數據,點擊不計入閱讀人數,計入閱讀次數。
騰訊業務平臺:群發時,后臺可能會出現一鍵同步到騰訊微博或騰訊新聞的勾選框,那么如果你勾選了是否就能為圖文閱讀數導流?從目前后臺閱讀來源來看,兩者應該都能增加閱讀次數。但是騰訊微博能為閱讀人數導流,而騰訊新聞等其他業務平臺暫時不能。
【引自新榜公眾號文章《微信公眾號后臺七大未解之謎,怎么還冒出iPhone8來了?| 新榜獨家》,并作修改】
靜等這部分功能的開發。
3.關于閱讀人數和閱讀次數可以相差幾千甚至幾萬?
閱讀人數是只記錄手機端的操作且會去掉重復點擊。而閱讀次數則是“大包大攬”,全部計算在內。電腦操作點進微信圖文、單個用戶的重復點擊等產生的數據都會算在閱讀次數里。所以差很多非常正常。
單篇圖文的閱讀人數可以在圖文分析頁面的單篇圖文欄直接看到。要看閱讀次數還要多一步,點擊“閱讀來源”,或點擊“詳細”,將頁面拖拉到底部。
【引自新榜公眾號文章《微信公眾號后臺七大未解之謎,怎么還冒出iPhone8來了?| 新榜獨家》,并作修改】
有時候閱讀量的個位是9時,我就會再點進去一次~
好了,就說這么多了。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