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今天寫作班的打卡任務,命題作文。我從早上七點多醒來就看到任務卡,也在腦海里想了一下該在幾點完成,然而直到現在,晚上的22點40分,才硬著頭皮開始寫。
事實上我今天過得很不輕松,因為我一直惦記著文章沒寫,于是有點小焦慮。隨著時間的推移,八點半,九點半,十點半,焦慮越來越大,內心也在掙扎,要不明天再寫?
放棄真的很容易,而且感覺很爽,又有幾個人愿意強迫自己呢!但是放縱自己的惰性會在另一個層面帶來新的焦慮,因為我是一個強迫癥,今天沒有完成的事情,第二天必然記掛著。放棄對自己的要求只能愉悅一刻,可是放縱自己的惰性卻帶來整天的陰郁,得不償失。抱著這樣的想法,不如死皮賴臉地開始“寫作”吧。
我是個很容易焦慮的人。家里的車險到期了,戴先生說他會處理,讓我放寬心。可是我每天都要看看今天距離到期的日子還有多久,然后不厭其煩地催他。催到他頭皮發麻頭暈腦脹頭疼欲裂了,就給我撂狠話:“還有一個多月!能不能別那么急~”因為我家先生本來就從事車險理賠行業,我卻為續購車險這事操碎了心。
一地雞毛卻讓我焦慮爆發的各種芝麻綠豆隨處都有。工資沒有按時發,焦慮,雖然我沒有窮到活不下去;女兒不好好吃飯,焦慮,雖然身高體重各項指標都妥妥的;參加了線上塑形課程沒有減重,焦慮,雖然明知塑形不能立竿見影……諸如此類,不一而全。我不得不想,讓我焦慮的怎么都是生活瑣事呢?
然而,近期我的焦慮倒是升級了——“知識焦慮”,無時無刻不給這種怕落后的情緒困擾著。這種焦慮如同我的黑眼圈,如影隨形揮之不去。
于是為了自我拯救,我開始在各種知識付費軟件訂購專欄,課程,講座。然而,“聽過很多道理,仍然過不好這一生”應該是這種體會吧。學了很多課程,仍然治不好知識焦慮。
從慵懶懶散到看起來很充實(其實瞎忙),我的人生并沒有改變,我的焦慮不減反增。為什么?因為我接觸到了新的領域,發現了自己不懂的東西更多了,于是我更焦慮,更需要買更多的課程學習更多的知識來武裝自己。我陷入了一個怪圈。
捫心自問,我最大的問題是焦慮嗎?答案顯然不是。焦慮掩飾了我內心深處的恐慌,對現狀的不滿,對無從改變現狀的無力感,對未來沒有藍圖的不踏實。我對自己的人生沒有規劃,不清楚自己能力在哪里,我焦慮的是那被虛度的年華一去不返了,而我還在原地一成不變。
撕開這層遮羞布,正視了自己的癥結所在,心態也就能平和了。我可以聽從內心呼喚,選擇一個我有興趣并且附加成長價值的方向去努力,這將是我在一成不變的混沌生活里打開的第一個口子。慶幸,盡管開口不大,卻總能有束光照進來。
絮絮叨叨詞不達意,心有所感卻不能表達完全。看來我的問題不是焦慮,而是能力不足。還好,能力不足不是病,加強鍛煉總能好。加油!為擁有一個不焦慮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