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們結合班級管理中的實例思考了《高效執行4原則》中的前三個原則:
01 聚焦最重要的目標
02 關注引領性指標
03 堅持激勵性記分表
接下來我們來談一談第四個原則——建立規律問責制。
同樣,先從班級的事例說起。
01外出學習,提心吊膽。
五月份我去南京學習五天,我安排好替我盯班的班主任和上課的老師就出發了。
說實話,我第一次在上班期間外出這么長時間,剛到南京的時候還是比較擔心的,總是感覺不放心,總是感覺萬一學生出什么問題。畢竟,我們平時都是天天盯著學生,班里有什么問題,我總是能在第一時間處理。
在出發的前幾天我經常提醒學生:我們的班級管理到最終就是同學們的自主管理,班主任有一段時間不在這里,班級也能正常運行下去,這需要每個同學都要遵守規則,每一個同學要擔負起自己的負的責任。
回濟南后已經是晚上8點左右,我先到班里去看看。學生正在上自習,紀律不錯,我心里落了一塊石頭。我找到幾個主要班委成員,詢問了一下我不在的這幾天班里情況如何?
班委向我反映:老師,您不在這兒的幾天同學們表現挺好,紀律也不錯。偶爾出現的幾個問題也是平時經常的問題:例如上外堂集合時有些同學紀律比較散漫。
第二天,我找級部領導匯報,領導說:你不在學校的這幾天,據學生反映,班級情況還不錯。
聽到學生的匯報和領導的反饋,我一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02 建立班委規律問責制(高效的班委會議)
我外出回來的第二天,告訴班委成員:整理一下最近一周的工作并對下一周的工作做一個計劃,明天召開班委會。
班委會部分內容:
班長:我和副班長完成了一些級部布置的內容,例如:傳達班級內電器關閉問題、提供安全小衛士名單等。在班級管理方面,及時幫助督促指導各班委負責的內容。
紀律委員:我認真督促值日班長,檢查其工作,值日班長在工作中出現一些問題:在記錄班級情況時出現個別同學不夠負責,有偏袒現象的存在。及時更新記分表。
體委:上周主要是負責跑操,在跑操過程提醒還不夠,出現幾次因為同學摔倒引起的混亂現象。大課間排球的訓練正常進行,為下個月的排球比賽做準備。在上外堂組織同學方面,還存在管理不足等情況。
衛生委員:我認真及時安排督促衛生打掃任務;按時關閉班內電器,不過期間有一次忘記關閉風扇,被級部通報,下一步我將進一步提高這方面的意識;大休放假認真組織同學打掃衛生。
團支書:我的主要任務,協助班長工作,幫助班級管理男生宿舍。同學們在提醒下已經能夠在熄燈前及時安靜。
……
之后,每位班委說了一下自己下一步的工作計劃。
我的部分談話:
我首先肯定了他們的工作,并且具體地圍繞是否為全班同學打造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進行點評:
01 班級紀律。加強對個別紀律存在問題的同學的提醒。
02 衛生打掃。 及時、并且要整潔。
03 課外活動 。安全,且有效,不混亂。
04 班級事務。班長負責,及時處理。
05 每天的作業內容,有具體提醒。
應該說,各位同學的工作對班級的環境打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蘇凱航、劉高源同學。蘇凱航同學作為衛生委員,每次大休都走到最后,負責檢查衛生,非常負責,而且最近一段時間,蘇凱航同學的課堂紀律有了明顯提升。劉高源同學,每天堅持在熄燈前提醒同學注意紀律,幫助同學們養成了非常好的習慣。應該說,大家都看在眼中的。
以上是一次簡短的班委會。
我在談話點評的時候,時刻注意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工作向“班級引領性指標”方面靠,幫助他們反思自己的工作對班級引領性指標(幫助學生改變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習慣)產生了多大的推動作用。
在一次最重要目標會議中,你和團隊的每一個人都對推動最重要目標的記分表負有責任。
要做到這一點,每個人都需要在每一次的最重要目標會議上,針對一兩項直接影響引領性指標的事情做出計劃,并在下一次會議上向其他人匯報完成情況。
在準備參加最重要目標會議之前,每個團隊成員都需要考慮以下這個問題:“我所能做的,最能影響引領性指標的一兩件事情是什么?”
在這里我們要注意,幾乎沒有哪個團隊成員會主動拿上邊這個問題問自己。提問的話,這個問題又過于寬泛,很容易把他們的注意力帶回到繁瑣的日常事務中去。所以,在提問他們的時候,應該這樣來說:“你這周能做哪些可以影響引領性指標的事情?”
——《高效能人士執行4原則》
偉大的團隊總是有著高水平的問責機制。如果沒有問責的話,每一個人都去做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當他們這樣朝著不同方向努力時,重要目標很快就會被日常事務所取代。
定期召開班委會,打破以前開會的模式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傳統的班委會議:
問責是自上而下的。班主任點評前段時間班委們做的如何,安排下一步重點做什么。
高效執行4原則下的班委會議:
問責是全體班委參與的。班委做出計劃,向班主任負責,最重要的是——每個人負責到底。
在運用高效執行4原則的組織中,問責意味著班委對班級做出計劃,推動記分表(雖然有一些人物沒有記分表,例如班級衛生、宿舍紀律等)前進,然后像紀律一樣堅持到底。
03 高效能執行4原則下班委會議的特點
第一,最重要目標會議應該在每周的同一天的同一時間召開。
這種堅持很有必要,不然,你的團隊就無法建立可持續的執行規律。哪怕只有一次例會的中斷,都會導致你們失去寶貴的好勢頭,從而影響最終結果。這意味著最重要目標會議是神圣的,必須每周定時召開。
在這一方面,我是每兩周利用周六學生看電影之前的時間組織班委會議,我會提前一天告知班委組織材料。
定期召開會議,有助于班委保持對主要目標(打造優良的班級環境)的聚焦。雖然作者在《高效能人士執行4原則》中提到:
我們發現對于大多數的組織來說,一周時間是一個接近完美的生命周期。這個時間足夠短,可以讓人們保持對目標的聚焦,同時又足夠人們去完成他們在會議上所做出的計劃。在很多環境下,“周”是一種天然的組織節奏。我們以周為周期思考問題,以周為周期討論問題,這個周期有始有終,它是人類生活的主題,同時也為問責制提供了一個完美的時間周期。
對于我們的初中生來講,結合我校的具體情況,開展周期為兩周的目標會議效果也是不錯的。
第二,永遠不要把日常事務帶到最重要目標會議中來。
不論其他事情看起來是多么的緊急,在最重要目標會議上,只能討論與推動記分表有關的行為和結果。(衛生打掃、課外活動、宿舍紀律雖然沒有具體的記分表,但是有具體的規則,在這里可以討論。)
會議應該避免漫無邊際地亂扯,避免與重要目標不相關事務的討論。
例如紀律方面:
在值日班長提醒紀律的過程中,個別同學的違紀次數有所下降,班級總違紀次數有所下降。我們應該繼續堅持日值班長的制度,及時糾正個別學生的不良習慣。
某某同學紀律不太好,不服從管理,影響班級氛圍。——這是需要討論的。
但如果提到個別同學之間的小摩擦矛盾等,這個可以放在會議之后單獨討論。
最重要目標會議主要議程是不會改變的,下邊就是一個最重要會議的三個必要組成部分。
01 **問責:匯報工作計劃完成情況 **
作為班委成員,我做了應盡職責內的哪些事情
02 **回顧記分表,尋找成功和不足 **
滯后性指標是否合格?
例如:上次記分表中顯示,違紀較多的同學違紀次數20次左右,這次 記分表顯示,同樣時間內,違紀較多的同學違紀次數15次左右,總體有下降。
03 **計劃:清除障礙,做出新計劃 **
我準備這樣做來改善現在的情況……
運用高效能人士執行4原則,抓住重要目標、關注引領性的指標、合理運用記分表,規律問責,盡量減少日常瑣碎事務對自己重要目標的影響。
案例
在塔爾伯勒工廠,每個團隊每周都召開最重要目標會議。在會上,每個人都向大家匯報自己做了些什么工作,取得了怎樣的成績,達到了怎樣的目標。每一周,他們都集思廣益,想辦法讓記分表保持在健康狀態。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達到最重要目標上,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共同思考,共同決策,相互幫助,并為彼此的成就感到驕傲。
最終,塔爾伯勒工廠創建了一個士氣高漲的群體文化氛圍,員工們為了共同的目標,自我激勵,相互負責。 朱利安當時是塔爾伯勒工廠的董事長,他這樣總結最重要目標會議的作用:“最重要目標會議比傳統的舊式生產會議更具活力,它極大地提高了各個崗位的生產效益,并達成了不可思議的簡單有效的問責制。”
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們觀察了數以千計的最重要目標會議的案例,這些觀察經驗也使一個結論更加清晰,那就是:來自同事們的責任,往往比來自老板的問責更能激發人們的工作激情。
我們在前文曾經說過,高效執行4原則的前三個原則創建了比賽,但在運用原則4之前,你的團隊并沒有置身比賽之中。現在,我們想把這個意思說得更清楚一些:你把最重要目標會議看得有多重要,就將取得多大的成果。根據你的堅持、你的聚焦,以及你自己做出的工作計劃的完成情況,將使團隊把最重要目標會議變成一個有意義的事情。
——《高效能人士的執行4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