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0-0550鍛煉。囚徒健身,指尖墻面俯臥撐200個。深雙深提踵200個
0550-0600拍照
06000開始做飯,同時聽dr魏的家庭寶典中關于如何夸獎孩子的問題。在夸獎孩子的時候要注意應該夸獎孩子的努力、進步的過程、和他的成長;而不應該夸他的聰明。
夸獎作為教育孩子的有效手段之一,是為了賦予孩子最優秀的心智屬性并形成最佳的性格邏輯閉合循環和自我迭代能力,并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到自我成長迭代上來。這樣他才會不斷的主動努力進步,才會有競爭力。(黑字體部分可能我看到的太狹窄了)
而如果你夸孩子聰明、漂亮、強壯等等這些外在的表象的結果的的屬性,孩子就會把注意力放在呈現結果上而不是過程上,就是所謂的不務實玩虛的,同時還在在遇到困難時更容易放棄努力。這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因為人生是個過程,每一個暫時的結果都是過程中的一個小結,是長征路上的一個里程碑,而絕非終點。每個人的終生都要在努力的不斷的成長。這樣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也才能夠在長久的激烈的生存競爭中存活下去。
另外隨著科學的昌明醫學的發展,人的生命變得越來越長,同時整個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快越來越復雜。就在不遠的過去,如果你在國企就職,那么很可能你剛過五十就要考慮退休養老的事情,可以去混吃等死了。可是現在五十歲的你則必須不斷地學習各種新技能新思維以適應社會發展,不然的話后面幾十年會活的很無味很不精彩。
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中,競爭也需要我們具有超強的自我成長自我學習能力,否則就會被這個社會淘汰,在競爭中被淘汰。
有一種理論叫做“自我知覺理論”,意思是說人會根據自己的行為來判斷自己的感受和態度。你給孩子錢讓他做家務,他就會認為自己是為了錢才做家務的。你夸他聰明他就會認為自己是因為聰明才會被夸獎的,他就會更多的表現聰明而不是證明自己能把事情做的更好。而你夸孩子努力、勤奮、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善于解決問題他就會在這些方面努力。而這些才是一個人成長所需的最重要的優質屬性。
從結果導向論出發來重新審視如何夸獎孩子這件事,我們夸獎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讓他更好的成長,讓他身上成長出積極、主動、敏銳等等優質屬性。并且讓他這些優質的屬性形成良好的閉合循環,而且能夠享用終生。
在這里我又聯想到武志紅的巨嬰理論。一個成年人的心智不成熟是不是因為這個閉環沒有做好,或者這個閉環中的屬性值側重點不一樣呢?
此處應該說明的更詳細。以后隨著我讀書更多知識更加豐富我會重新補充這篇文章的。
^0^問題
1:這片短文是日記嗎?是讀后感嗎?誰會看這片短文呢?
(?˙―˙?)文體應該重新確認一下。依據文體的不同,寫出不同風格和表現的文章來。
2:這片短文對別人有用嗎?對多少人起作用能起到多大作用?怎樣才能對更多的人起到更大的作用?
(?˙―˙?)去專業的地方發表,讓專業的人來罵,然后學到更專業的知識,寫出更好更有見地更有關聯的文章。
3:這片短文足夠完善嗎?
(?˙―˙?)需要更多的看巨嬰國 ?蒙臺利索 行為設計學 心理學
4:我敢投到網易新聞嗎?
(?˙―˙?)應該現在就投,要不瞎寫個毛啊,有啥用啊?不為了產出不為了拿到錢的努力就是自我欺騙。人生那么短,注意力那么有限,不干出點成就突出有賺錢的事情,那不就是碌碌無為嗎?
PS:
今天短文推導出一個結果:我知道什么是行為設計學了。我家里明明就有一本《細節》,那本書明明就是玩人塑造人的紅寶書,我也是翻看過好多次的,但就是一點中心都沒抓到。不就是改變和塑造別人的想法、思路、大腦的推理過程嗎!我怎么到現在才明白呢?
剛剛想起來前一段時間聽過一個關于企業內如何夸獎鼓勵新員工的文章提到完全相同的套路。你要夸獎新員工的進步和成長,并且要讓新員工之間在這方面相互比較。調動員工的內部積極性,這樣才是最經濟最省錢的。
更典型的更深刻應用方法就是招聘員工的心法。在招聘員工的時候你要問應聘者你打算干幾年啊?這幾年你打算升到社么職位啊?打算在這幾年掌握什么認知啊?建立什么樣的圈子啊?你要是業績突出的話你離開我嗎公司之后你會成為我們公司終身的vip有好事情咱們相互關照啊?你離之前要給我們培養一個新人替代你啊?這也是同一心法的在職場的應用,只是表達方式稍有點區別而已。其實這也是企業文化。
或許,我下一篇文章就是關于兒童教育、行為設計學與編程主題呢!
0856 下班。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