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搭車者,指自己不希望付出代價而希望從別人的花費中得到好處的動機所引起的問題。
外部經濟效果,是指個人或企業的行為直接影響到其它個人或企業,但是其它個人或企業并沒有因此付出代價或得到補償,外部性分為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
科斯定理,在交易成本為零時,如果產權初始界定清晰,并且允許當事人進行交易談判,那么就認為可以導致資源的有效配置。
政府失靈,如果政府的政策或者集體行為不能夠改善經濟效率或者不能導致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那么則認為政府失靈便開始了。
社會福利函數,指整個社會情況,通常被認為是所有社會成員的效用水平的函數。
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的物品或者勞務,如道路,橋梁,國防,公共教育,疾病控制等,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
帕累托最優條件,指社會當中一些人的情況變好必然會導致另外一些人的情況變壞,這時社會處于一種理想狀態。
帕累托改進,如果認定的資源配置中至少使得一個人的狀態變好,而沒有人變壞,那么這種狀態就是好的。
工資的替代效應,在勞動供給曲線中,曲線向后彎曲是由勞動者對勞動和閑暇之間的選著存在變化導致的在工資率提高時,勞動者在收入和閑暇之間的選擇存在著替代效應。工資率的提高意味著每個小時的勞動可以獲得更多的報酬,也就使得每個小時的閑暇要付出更大的代價,這時候,勞動者就會存在用較高的收入購買的商品來替代閑暇的傾向。
工資的收入效應,勞動供給曲線中,工資率提高時,勞動者在收入和閑暇之間的選擇存在替代效應,當工資的提高是勞動者感到較為富裕時,因而希望能夠享受更多的閑暇。
洛倫茲曲線,反應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線。
博弈均衡,指所有博弈的參與者都不愿意改變自己策略的一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