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幅
第一幅畫,作畫者的情緒狀態是感覺別人在惡作劇,魔法師在作畫者現實的投射是哈利波特,給魔法師的定性并不是壞人,作畫者畫邊框用了30分鐘,“上面是星空,下面是城市的縮影”,作畫者解釋道。
第二幅
第二幅畫,作畫者用“逃生”來形容此刻的情緒狀態,壺中人正在努力的從窗戶中逃脫,邊框依然用了較長時間,很細致的去構思和涂色,和第一幅的邊框相比完全不一樣。
第三幅
第三幅圖,邊框依舊是一個很大的亮點,說明作畫者內心豐富多彩,渴望變化,對審美要求極高,對顏色很敏感,浪漫型的風格躍然紙上。
但是,作畫者的描述是剛剛的一切是“夢一場”,這是不是一種逃避呢?我和作畫者在溝通,作畫者說:“內心是有一點逃避現實困境的傾向”。
比較有意思的是,畫中人在睡覺的時候,開著窗戶,并且有陽光灑進來,這是第二次出現陽光,其實從第一幅邊框距離紙的邊緣就可以看出作畫者缺乏安全感,這里再次印證了我想法,作畫者其實極度缺乏安全感。
第四幅
作畫者描述:“一年之后在一次下午茶期間和閨蜜聊起這個夢,閨蜜捧腹大笑”。從畫中看,作畫者對自己的認可度還是蠻高的,邊框的顏色和構圖和前三幅都不一樣,這是一系列畫最大的亮點。
第五幅
作畫者的第五幅畫包含了很多的情緒
第六幅
最后一幅畫是很獨特的一幅畫,作畫者在畫畫期間總會問我:“是不是必須這樣畫”我對于規定場景之外的當然不能多加干涉,便回答:“隨心”,作畫者把這幅畫描述成一朵花,這樣的方式回歸自我,還是很出乎意料的。
前四幅畫構圖和用色具有美感,讓人賞心悅目。從邊框的風格、顏色、線條和距離來分析,作畫者屬于慢性子,并且具有浪漫型氣質的人,做事情希望和別人不一樣。
具有創新性和靈活性,內心豐富多彩,追求變化,并且對審美具有很高的要求,但是缺乏安全感,后來證實作畫者的確特別缺乏安全感,根源是童年“未完成的事”,與作畫者的聊天中,發現作畫者對于這件事反應特別大,對她的影響可見一斑,如何去處理或者面對“未完成的事”,是作畫者以后要思考的問題,最開心的就是與作畫者達成一致,要積極面對,像向日葵一樣面對陽光。
作畫者很渴望了解自己,說現在的很不了解自己;渴望改變,說出了想改變的東西,比如拖延,時間管理等,其實我覺得作畫者對自己還是比較了解的,至少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并且會有行動,這是作畫者最大的優點。
第二幅圖出現一個巨大美麗并且有窗戶的壺,在紙的中間靠下,說明作畫者關注當下,并且有陽光進入,作者正在極力逃脫,說明作畫者在內心擁有的自由度還是很大的;畫中人正在努力的從窗戶逃脫,說明作畫者在面對困境的時候,是會去行動,做出改變的。有窗戶和陽光,說明作畫者的心態很積極,容易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但是當面對困境的時候,如何合理的評估難易程度?是否需要他人的協助?(作畫者說自己有什么事不喜歡麻煩別人,心理學上說:“怕麻煩別人,在因為在一段關系中深深失望過”所以作畫者一旦遇到問題首先會想到靠自己。)
用一種怎樣的心態去面對?這也是需要作畫者思考的東西。
自己的收獲:
在面對人生困境的時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應對方式,從中可以看出自身面臨的局限,對于認清自己有很大的幫助。
當看到不同的人,不同的應對方式。會感受到人性的脆弱無奈那一面,也會感受到美好堅韌那一面,還有獨一無二那一面。
就像當初感受象棋的奇妙一樣,32個棋子但從來不會下出一模一樣的棋局,妙哉!妙哉!
人生如棋,人性如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