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幅邊框的主色調是藍黃色,作畫者描述說自己特別喜歡藍黃色。“我高興的在路邊走,一個神奇的魔法師把我抓進了一個神奇的魔法壺里,但是因為魔法師穿著我喜歡顏色的衣服,所以不是特別害怕。”作畫者描述道,“當時自己叫了一聲啊就被吸進壺里。”
第二幅,作畫者描述:“本來以為自己會害怕,但是發現里面的東西比較奇特,有美麗的壁畫,于是開始研究起來。邊框的顏色加重了,為了營造一種氣氛。”情緒狀態從由恐懼變成了好奇。
第三幅,“陽光照了進來,整個壺里一片多姿多彩的景色,自己被光環包圍,情緒狀態是希望,”壺從這里開始已經消失了,整幅畫全是壺中的場景,有意思的是,作畫者還畫出來了一棵精致的向日葵,整個畫面看上去特別美。
第四幅畫,“我把壁畫改造成自己喜歡的類型,然后已經在這里安家了”作畫者說,“情緒的狀態是舒適。”
第五幅畫目的是釋放壓力,但顯然作畫者并沒有特別明顯的壓力。
最后一幅回歸自我,整幅畫一片光明。
從邊框來看,作畫者是一個內心豐富多彩,很陽光的女生,從作畫者畫邊框的速度來看,顯然是一個慢性子,從說話的速度也可看出。作畫者畫邊框有一個特點,就是每一個點必須在規定的位置,兩邊必須對稱,這顯示了作畫者有一點強迫癥。
從畫中的人來看,作畫者對自我的認知屬于偏“男生”類型,在畫的時候,頭部是男生,然后畫衣服不自覺畫成了裙子,然后立刻修改成了短褲,說男生不應該穿裙子。作畫者對魔法師并不討厭,由此看來,作畫者在生活中與男生相處的很好,也受男生影響特別大。我好奇追問,作畫者說小時候經常玩的全是男生,還有一個原因是女生事太多麻煩,所以跟男生相處的比較多。但是作畫者有一個很明顯的優點,就是能聽進去別人的意見。
從壺的角度來分析,壺比較小,說明作畫者總是給自己很多限制,但好的一點是當面臨人生困境的時候,作畫者可以看到事物積極的一面,并用積極陽光的心態去迎接,陽光積極的心態是作畫者身上最大的優點。
但是從畫中人的位置幾乎沒有變化,也沒有明顯的手和腳,說明作畫者還是比較缺乏行動力的。
最后的結局是在壺中創造了新世界,作畫者的適應能力很強,也有一定的動手能力。
我在思考,有人為了自由早早的就逃出壺,有人把這一切當作一個夢,也有像這位作畫者在壺中創造一個新天地。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局限,我在反思自己,第一次畫壺好像也沒有逃離壺,自己也總是給自己設置局限。但通過不斷的學習和認知升級,可以看到自己的局限,也開始慢慢試著改變,但總感覺缺乏真正“破局”的勇氣和行動。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