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教師之尊嚴
有家長當著老師的面批評自家孩子:“你得好好學習,將來怎么也得混個老師當當吧!”,可見在家長的心目中教師是何種地位,聯想的現在社會上對教育、對教師的各種不滿,不禁問:我們教師的尊嚴何在?
教師的尊嚴不是單單通過國家政策就能得到的,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展示“威嚴”所能獲得的。我們怎么做一個有尊嚴的教師?
首先,要擁有“專業自信”和“專業底氣”。這底氣不是與生俱來的,不是每個人隨隨便便就能擁有的,這種底氣來源于自身的“積淀”和內在修煉。北京師范大學的肖川教授曾經說過:“我們中國的中小學教師缺乏思想。”他是指缺乏“一種精神、文化眼光,一種自覺的價值追求,一種堅定的對于社會、人生和教育的理想與信念”。而缺乏思想的直接結果便是“大量勞動停留在低層次”“缺乏對學生精神的引領,對自身工作的高遠立意,對課本知識的價值觀和心理結構的深刻洞察”,把教育極端化為“淺顯、平庸,沒有靈魂的認知結構的堆積”。 人們往往認為只要是知識水平達到了就能當老師,這恰恰證明了我們教師的專業性不強。
其次,要耐得住清貧,守得住寂寞。上師范的時候,我的師德課老師曾說:“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老師,就必須耐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如果,你要想過大富大貴,燈紅酒綠的生活,那么就不要當老師”。我認為能塑造人類靈魂的人一生都應該有一顆純凈的心,都應該把教育學生當成一項事業來做。
再次,教師要有智慧和人格魅力。“一個教師能走多遠,他的學生就能走多遠。”一個沒有個性沒有魅力的老師只會哄著學,求著學,而一位有智慧和人格魅力的教師,在學生眼中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學生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終極目標不是傳授知識,不是培養能力,而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幸福地度過自己的一生。”為了做一個真正有尊嚴的教師,我們必須在精神上也做一個富有的人。我相信,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社會都是尊重有學識、操守、職業道德的老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