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照片中,海與雪的蔚藍、淺藍、灰藍的韻律漸變如禪,金黃的光在紛紛揚揚的雪的映襯下立體感十足,其如頓悟——驟然風動雪起云散,混沌初開后得見萬物萬象。照片既具宏觀氣象又顯微觀精道,留白處給人以無極玄思。當觀者獨對此照片,則恍如氤氳幽游,仿佛靈魂已置身于冰島魅影中。
照片的逸氣空幻,讓人想到生命的先端,想起《詩經》的一個“興”字。 《道德經》認為,道大而虛靜。“太虛”就是老莊所謂的“道”。《道德經》又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世界的本源是道。“曹雪芹在《紅樓夢》開篇中寫“木石前盟”,正是用小說來回答“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三個終極的人生追問。
嵇康道:“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當觀者以悠然之心讀此照片,則仿佛置身彼岸,沁于空幻,或許有人會感嘆人生只若宇宙中滄海一粟……
面對世人的迷思,曹雪芹點撥道:“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一名好的拍攝者也應深悟此道,觀者從其身上觀察到的過程應該是:從盲目的敏銳演變到遲緩的精準,從散漫的靈光演變為凝練的幽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