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2 | 松浦彌太郎: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一本書,書名是《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來自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

第一次看到他的名字時,讓我想到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西瓜太郎》,想必很多同齡人也熟悉這個動畫形象。不過此太郎非彼太郎,首先讓我們看一下他的多重身份吧。

他是著名作家,百萬暢銷書作者,

他是特立獨行的思想家,生活美學的先行者,

他被稱為“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

他開設了日本最具個性的書店“Cow Books”,

他擔任老牌生活雜志《生活手帖》總編輯,

他以其獨特的個人經歷和生活小哲學影響了數代人。


在松浦先生的這本書中,他用自己獨特的思維和認知教會我們如何去接受、原諒和愛“那件事”。我認為這本書可以歸屬于文學類書籍,也可以劃分為哲學思辨類書籍,但是松浦先生希望大家可以把這本書當成是一個工具,在你覺得焦慮不安、想要尋求答案的時候,不要往外面的世界走,要轉而凝視你自己的內心。

作為松浦先生的忠實書粉,在閱讀完他的系列書籍后,在我生活中遭遇焦慮和糾結時,我會在內心問自己“如果是松浦先生,他會怎么做?”


(如下的文字是書中原文摘錄)

成功的別名叫失敗。

失敗和失誤之間的不同。失敗是無意識的產物,沒有惡意,也無法避免;失誤是有意識的產物,即使沒有惡意,也是可以預防的。從失敗中,可以看到希望和未來;從失誤中,則能夠感受到一種迫切的需要去建立自我反省的意識。

失敗才是萬事的開始。

撿拾每日的失敗,靈活利用它們,才會令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人生得到成長。

沒有比不失敗的成年人更沒用的人了。

不失敗,就等于什么都不做,不失敗,就失去了為人的意義。

成功的反面不是失敗,而是什么都不做。失敗,體現的是勇氣,是挑戰過的證明。

越是看似意外獲得成功的人,也是有著不同尋常次數的失敗經歷。

有人這么說過,一次成功的背后,隱藏著百次失敗,這便是失敗乃是成功之母這句話的意義。

總的來說,作為人類,我們既會失敗有容易犯錯。看透這一點,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干什么、考慮什么、改正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人總是傾向于讓自己的行為正當化,然而,想要冷靜客觀的看待自己,保持坦率的心態比什么都重要。

不要忘記,從失敗中尋找失誤時,也會有失敗和失誤。

人,是美麗和不美麗的事務并存的生物。正因為如此,如果說失敗是一種美,那像失誤這樣不美的東西存在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不慣面對他人時再怎么強勢,面對自己時卻很怯弱,這就是人。

心靈的行李沒有形體,包包并不會因此變重,但相反的,心靈的行李會逐日增重,漸漸重壓在自己身上。

只去看那些此時此刻在眼前發生的事,只處理眼前的問題。

事實上,那些無法拋開“對將來的不安和寂寞”的人,往往是因為不想去面對“此時此刻在眼前發生的問題”,因此選擇了逃避。

想要別人萬里的東西,是人類的天性。

“別人手里的東西,我永遠得不到”。只要接受這個事實,你便會看見自己擁有的寶物。

在工作場合,不要期待別人肯定你的人品。這一點謹記在心。

無法喜歡自己的人,也無法喜歡別人。

如果你想要伙伴,就去制造一個敵人。

如果交往過程中雙方沒有意見的表明,那么友誼便無法成立。

人是由共通點來聯系彼此。

交朋友的力量,也是一種生存的力量。

痛苦時需要的是藥品和休息,而快樂是精神好的時候才能享受的事情。

手心最貼近內心。

只要不對快樂產生依存,失去快樂的不安和寂寞也會漸漸遠離你。

只要想到越多的“不做這件事的不利點”,心中便會漸漸涌現“好,那我就干吧”的決心。

在《正反人生錄》一書中,色川武大有句談及人生的佳句——八勝七敗,再好不過。九勝六敗,理想人生。在一生結束的時候,大抵都是五五之數吧。

壓倒性的勝利往往會招致壓倒性的失敗。

提醒各位,絕對不要輸給“對失敗的不安和寂寞”,因而不去行動。

只要開始行動,你絕對會有新發現。因為邁開腳步后,你便看得見接下來要走的路,或是因此認清自己走錯了的路。一步又一步的往前走,你便能找到自己的下一步。 反復的行動與發現,或者這才是抵達自己夢想之地的唯一方法吧。

很多時候,勇氣不是從你的腦袋里生出,而是從你的腳下涌現的。

能接受人是孤獨的事實,便是長大成人的標志。

正因為你是孤獨的,你才能與人相遇,建立關系。

眼睛是判斷你心靈老化程度的測量計。

如果你不知道還有下個舞臺在等待自己,認定眼前的舞臺便是結局,你會失去許多做夢的機會。

觀察眼神,也就是在觀察自己的心。在鏡子面前審視自己的心——我認為這便是消除“衰老帶來的不安和寂寞”最關鍵的秘訣。

單是稍微走上一段距離,體內可能便有部分肌肉因此壞死,然后自然再生。換句話說,就連眼睛看不見的傷,身體也悄悄的為我們治愈了。

每個人都想避開困難通過眼前的路,但感覺到痛苦、吃力,卻也是自己正在成長、正在前進的證明。

那些承受痛苦的部位正是因為承受了痛苦,才變得更加強壯。困難也是一樣,你之所以會覺得困難,或許是因為你在彌補自己不足的地方。一切的折磨,或許都是用來鍛煉自己弱點而量身打造的試煉的。

人生就像一階一階的爬上樓梯,克服了一個困難,又會有其他的困難接踵而至。困難不會消失,在這周而復始的過程中,我們一面生活一面成長。

如果你能在眼睛看不見的東西上找出價值,你便能和貧窮永遠說再見。

無論是金錢還是事物,“沒有”并不等于“不幸”。

一個人是否貧窮真正取決于自己是否感到滿足。到頭來,竟是自己的心制造出“對貧窮的不安和寂寞”。

金錢這種東西,就像是非常難以駕馭的交通工具。要使用巨額的錢款,必須具有相應的能力,承擔相應的責任。

別人并沒有你以為的那么在意你。

拋開過去,活出全新的自己——心情的轉換無需改變一張臉或是判若兩人的改變身材,你也能辦得到。

心中揣著“無法實現夢想的不安和寂寞”的人,大都是一心只想著未來的事情。也可以說他們總是專注在“總是一天”,以致懈怠了“今天”。

首先,要忍耐。然后,要舍棄自尊。

紙張比人類更有耐心。——《安妮日記》

天空可不會下玫瑰雨。想要更多的玫瑰花,我們就得載下更多樹。——-喬治`艾略特[英]

人的一生中有兩個生日,一個是自己誕生的日子,一個是真正理解自己的日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