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是個很能熬夜的人。記得高中時期,放暑假經常半夜在房間里看小說,輕輕松松達成凌晨三四點睡的成就,第二天一覺睡到下午一點中。如今再回來起來這段經常,像做夢一般:這個人是我嗎?因為,現在的我,可是個不折不扣的熬夜就會死星人。
轉變源于大學的寢室。我們寢室在相識的第一天,就約定了按照大家的年齡順序來稱呼,如老大、老二...我因為年齡排行第五被稱作小五。寢室的老二和老四是兩個典型的養生黨,每天晚上十點半睡覺早上六點半起床,八小時睡眠足足的。晚上宿舍樓自然熄燈要到十一點,我們寢室總是早早的十點半便各自收拾上床(當然在床上再繼續聊聊天、刷刷手機也是不可避免的),夜里若是回宿舍樓,常常能看到一排燈火通明的房間中有那么一間黑黑的房子,那便是我們的寢室。
不熬夜帶來的好處是立竿見影的。清晨六點半,拿著洗漱工具走去盥洗室的時候,整個樓道都是安安靜靜的,只有自己的腳步聲陪伴。夏日的清晨太陽已經出來,氣溫卻涼爽而舒適,陽光透過玻璃窗打在地面,帶來寧靜而溫和的美好瞬間。冬日,太陽還未升起,但遠遠可見地平線上有一抹亮光,將黑色的天空接縫處也染成了湛藍色。
七點,去食堂從從容容享用一頓美味的早餐。七點四十,穩穩坐在課堂中,不慌不忙拿出課本提前看看,或是看幾條昨夜的朋友圈動態點贊回復。沒課的早晨,氣定神閑地在空空的自習室選擇喜歡的位置,一上午時間一口氣可以刷掉2個List的英文閱讀。
我愛上了早起,也慢慢習慣了早睡。偶爾也有熬夜的時候,但第二天渾身難受頭腦呆滯,好像智商一下子被偷走了2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