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會計核算
【考點1】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
1.依法建賬
(1)各單位都應當按照《會計法》的規定設置會計賬簿,進行會計核算。
(2)設置會計賬簿的種類和具體要求,應當符合《會計法》、會計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3)各單位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事項應當統一進行會計核算,不得違反規定私設會計賬簿進行登記、核算。
2.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會計核算
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3.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和完整
(1)會計資料主要是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等會計核算專業資料。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是會計資料最基本的質量要求,是會計工作的生命,各單位必須保證所提供的會計資料真實和完整。
(2)偽造會計資料,包括偽造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是以虛假的經濟業務為前提來編制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旨在以假充真。變造會計資料,包括變造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是用涂改、挖補等手段來改變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的真實內容,以歪曲事實真相。
4.正確采用會計處理方法
各單位采用的會計處理方法,前后各期應當一致,不得隨意變更;確有必要變更的,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變更,并將變更的原因、情況及影響在財務會計報告中說明。
5.正確使用會計記錄文字
(1)會計記錄的文字應當使用中文。
(2)在民族自治地方,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民族文字。
(3)在中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組織的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一種外國文字。
6.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必須符合法律規定
(1)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單位,其使用的會計軟件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2)使用電子計算機生成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3)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會計賬簿的登記、更正,應當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例題1·多選題】根據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會計資料包括( )。
A.會計憑證
B.會計賬簿
C.財務會計報告
D.其他會計資料
【答案】ABCD
【例題2·單選題】根據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會計資料最基本的質量要求是( )。
A.真實性和相關性
B.明晰性和謹慎性
C.真實性和完整性
D.重要性和及時性
【答案】C
【考點2】會計核算的內容(★★★)
1.我國的會計年度為1月1日~12月31日。
2.記賬本位幣
(1)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
(2)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3.對下列經濟業務事項,應當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
(1)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
(2)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3)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4)資本、基金的增減;
(5)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
(6)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7)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其他事項。
【例題1·判斷題】某公司是一家由美國投資者出資設立的外資企業,業務收支以美元為主。該公司會計記錄的文字只能使用中文,記賬本位幣可以選定美元。( ???)
【答案】×
【解析】(1)在中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的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一種外國文字;(2)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擇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例題2·多選題】根據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會計核算內容的有( ???)。
A.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B.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C.資本、基金的增減
D.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答案】ABCD
【考點3】會計憑證(★★★)
1.會計憑證按其來源和用途,分為原始憑證(如發票)和記賬憑證兩種。
2.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必須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有權不予接受,并向單位負責人報告;對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更正、補充。
3.原始憑證記載的各項內容均不得涂改。原始憑證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或者更正,更正處應當加蓋出具單位印章。原始憑證“金額”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不得在原始憑證上更正。
4.一張原始憑證所列的支出需要由兩個以上的單位共同負擔時,應當由保存該原始憑證的單位開具“原始憑證分割單”(而非復印件)給其他應負擔的單位。
【例題1·單選題】根據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原始憑證的金額有錯誤時,應當采取的正確做法是( ???)。
A.由出具單位重開
B.由出具單位更正并加蓋出具單位印章
C.由接受單位更正并加蓋接受單位印章
D.由經辦人員更正并加蓋經辦人員印章
【答案】A
【例題2·判斷題】一張原始憑證所列的支出需要由兩個以上的單位共同負擔時,應當由保存該原始憑證的單位將原始憑證復制件提供給其他應負擔的單位。( ???)
【答案】×
【考點4】會計賬簿(★)
1.會計賬簿的種類
(1)總賬(總分類賬),是根據會計科目開設的賬簿,用于分類登記單位的全部經濟業務事項,提供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費用、成本、收入等總括核算的資料。
(2)明細賬(明細分類賬),是根據總賬科目所屬的明細科目設置的,用于分類登記某一類經濟業務事項,提供有關明細核算資料。
(3)日記賬,包括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4)其他輔助賬簿,主要包括各種租借設備、物資的輔助登記或者有關應收、應付款項的備查簿,擔保、抵押備查簿等。
2.登記會計賬簿的基本要求
(1)必須依據經過審核的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
(2)登記會計賬簿必須按照記賬規則進行,包括會計賬簿應當按照連續編號的頁碼順序登記;會計賬簿記錄發生錯誤或者隔頁、缺號、跳行的,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方法更正,并由會計人員和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在更正處蓋章。
(3)任何單位都不得在法定會計賬簿之外私設會計賬簿。
【考點5】財務會計報告(★★★)
1.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構成
(1)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2)會計報表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相關附表。
(3)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按編制時間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財務會計報告。季度、月度財務會計報告通常僅指會計報表,會計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季度、月度財務會計報告需要編制會計報表附注的,從其規定。
2.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對外提供
企業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由企業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并蓋章。設置總會計師的企業,還應由總會計師簽名并蓋章。
【解釋1】上述人員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上“簽名并蓋章”,而非“簽名或者蓋章”。
【解釋2】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財務會計報告真實、完整。
【解釋3】財務會計報告須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企業應當將注冊會計師及其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隨同財務會計報告一并對外提供。
3.國有企業、國有控股的或者占主導地位的企業,應當至少每年一次向本企業的職工代表大會公布財務會計報告,并重點說明下列事項:
(1)反映與職工利益密切相關的信息,包括管理費用的構成情況,企業管理人員工資、福利和職工工資、福利費的發放、使用和結余情況,公益金的提取及使用情況,利潤分配的情況以及其他與職工利益相關的信息;
(2)內部審計發現的問題及糾正情況;
(3)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情況;
(4)國家審計機關發現的問題及糾正情況;
(5)重大的投資、融資和資產處置決策及其原因的說明等;
(6)需要說明的其他重要事項。
【例題1·單選題】根據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財務會計報告組成部分的是( )。
A.現金流量表
B.資產負債表
C.記賬憑證
D.利潤表
【答案】C
【例題2·多選題】根據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上簽名并蓋章的有( )。
A.單位負責人
B.單位內部審計負責人
C.總會計師
D.會計主管人員
【答案】ACD
【例題3·單選題】根據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單位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的責任主體是( )。
A.編制報告的會計人員
B.會計機構負責人
C.總會計師
D.單位負責人
【答案】D
【解析】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例題4·多選題】根據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國有企業應當至少每年一次向本企業的職工代表大會公布財務會計報告。下列各項中,應當在其公布的財務會計報告中重點說明的事項有( )。
A.內部審計發現的問題及糾正情況
B.重大投資、融資情況
C.注冊會計師審計情況
D.管理費用的構成情況
【答案】ABCD
【考點6】賬務核對及財產清查(★★)
1.賬務核對
各單位應當定期將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相互核對,保證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及款項的實有數額相符、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憑證的有關內容相符、會計賬簿之間相對應的記錄相符、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報表的有關內容相符。
2.財產清查
在編制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之前,必須進行財產清查,并對賬實不符等問題根據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以保證財務會計報告反映的會計信息真實、完整。
【例題·判斷題】企業在編制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之前,必須進行財產清查。( )
【答案】√
【考點7】會計檔案管理(★★★)
1.會計檔案的歸檔范圍
(1)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
(2)會計賬簿,包括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固定資產卡片及其他輔助性賬簿;
(3)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財務會計報告;
(4)其他會計資料,包括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銀行對賬單、納稅申報表、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會計檔案鑒定意見書及其他具有保存價值的會計資料。
【解釋】各單位的預算、計劃、制度等文件材料屬于文書檔案,不屬于會計檔案。
2.會計檔案的歸檔要求
(1)單位的會計機構或者會計人員所屬機構(以下統稱“單位會計管理機構”)按照歸檔范圍和歸檔要求,負責定期將應當歸檔的會計資料整理立卷,編制會計檔案保管清冊。
(2)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后,可由單位會計管理機構臨時保管1年,再移交單位檔案管理機構保管。因工作需要確需推遲移交的,應當經單位檔案管理機構同意。單位會計管理機構臨時保管會計檔案最長不超過3年。臨時保管期間,會計檔案的保管應當符合國家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且出納人員不得兼管會計檔案。
3.會計檔案的移交和利用
(1)單位會計管理機構在辦理會計檔案移交時,應當編制會計檔案移交清冊,并按照國家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移交手續。
(2)單位應當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利用會計檔案,在進行會計檔案查閱、復制、借出時履行登記手續,嚴禁篡改和損壞。
(3)單位保存的會計檔案一般不得對外借出。確因工作需要且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必須借出的,應當嚴格按照規定辦理相關手續。會計檔案借用單位應當妥善保管和利用借入的會計檔案,確保借入會計檔案的安全完整,并在規定時間內歸還。
4.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
(1)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為10年和30年。
(2)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5.會計檔案的鑒定
(1)單位應當定期對已到保管期限的會計檔案進行鑒定,并形成會計檔案鑒定意見書。經鑒定,仍需繼續保存的會計檔案,應當重新劃定保管期限;對保管期滿,確無保存價值的會計檔案,可以銷毀。
(2)會計檔案鑒定工作應當由單位檔案管理機構牽頭,組織單位會計、審計、紀檢監察等機構或者人員共同進行。
6.不得銷毀的會計檔案
(1)保管期滿但未結清的債權債務原始憑證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項的會計憑證不得銷毀,紙質會計檔案應當單獨抽出立卷,電子會計檔案單獨轉存,保管到未了事項完結時為止。
(2)單獨抽出立卷或者轉存的會計檔案,應當在會計檔案鑒定意見書、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和會計檔案保管清冊中列明。
7.會計檔案的銷毀程序
(1)單位負責人、檔案管理機構負責人、會計管理機構負責人、檔案管理機構經辦人、會計管理機構經辦人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署意見。
【相關鏈接】財務會計報告由單位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并蓋章;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還須由總會計師簽名并蓋章。
(2)單位檔案管理機構負責組織會計檔案銷毀工作,并與會計管理機構共同派員監銷。監銷人在會計檔案銷毀前,應當按照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所列內容進行清點核對;在會計檔案銷毀后,應當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名或者蓋章”。
【解釋】電子會計檔案的銷毀還應當符合國家有關電子檔案的規定,并由單位檔案管理機構、會計管理機構和信息系統管理機構共同派員監銷。
【例題1·多選題】根據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會計檔案的有( )。
A.原始憑證
B.單位內部控制制度
C.記賬憑證
D.會計檔案保管清冊
【答案】ACD
【例題2·單選題】根據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企業的月度財務報告保管期限為( )。
A.10年
B.15年
C.30年
D.永久
【答案】A
【例題3·多選題】根據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有關會計檔案保管期限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年度財務報告永久保管
B.日記賬保管30年
C.會計憑證保管10年
D.總賬、明細賬保管30年
【答案】ABD
【解析】選項C: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保管期限為30年。
【例題4·單選題】根據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會計檔案保管期滿需要銷毀的,應當編制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的保管期限是( )。
A.5年
B.10年
C.30年
D.永久
【答案】D
【例題5·多選題】根據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會計檔案中,應當永久保存的有( )。
A.會計檔案移交清冊
B.會計檔案保管清冊
C.會計檔案銷毀清冊
D.會計檔案鑒定意見書
【答案】BCD
【解析】選項A:保存期限為30年。
【例題6·判斷題】單位應當定期對已到保管期限的會計檔案進行鑒定,對保管期已滿的會計檔案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部銷毀。( )
【答案】×
【解析】單位應當定期對已到保管期限的會計檔案進行鑒定,并形成會計檔案鑒定意見書。經鑒定,仍需繼續保存的會計檔案,應當重新劃定保管期限;對保管期滿,確無保存價值的會計檔案,可以銷毀。
【考點8】代理記賬(★★)
1.代理記賬機構的審批
除會計師事務所以外的機構從事代理記賬業務,應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批準,領取“代理記賬許可證書”。
2.代理記賬機構的業務范圍
(1)根據委托人提供的原始憑證和其他相關資料,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包括審核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等;
(2)對外提供財務會計報告;
(3)向稅務機關提供稅務資料;
(4)委托人委托的其他會計業務。
3.委托人的義務
(1)對本單位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應當填制或者取得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原始憑證;
(2)應當配備專人負責日常貨幣收支和保管;
(3)及時向代理記賬機構提供真實、完整的原始憑證和其他相關資料;
(4)對于代理記賬機構退回的,要求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更正、補充的原始憑證,應當及時予以更正、補充。
4.代理記賬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義務
(1)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按照委托合同辦理代理記賬業務;
(2)對在執行業務中知悉的商業秘密予以保密;
(3)對委托人要求其作出不當的會計處理,提供不實的會計資料,以及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行為的,予以拒絕;
(4)對委托人提出的有關會計處理相關問題予以解釋。
5.代理記賬機構為委托人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經代理記賬機構負責人和委托人負責人“簽名并蓋章”后,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對外提供。
【例題·多選題】根據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記賬機構可以接受委托,代表委托人辦理的業務有( )。
A.申報納稅
B.登記會計賬簿
C.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D.出具審計報告
【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