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文章的標題,你一定會疑惑,“端粒效應”是什么意思?其實這是一本新書的名字,此書第一作者伊麗莎白·布萊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因為對端粒的研究獲得了2009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她現在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教授。第二作者埃利薩·埃佩爾(Elissa Epel)在同一所大學從事精神病學研究。這本書說的就是人衰老的秘密,關于衰老的說法有很多,這個端粒理論是目前最靠譜的。
“端粒”簡而言之就是染色體末端的DNA序列。舉個簡單的例子,人類的染色體就像一根鞋帶,端粒就是鞋帶兩端的塑料頭兒。端粒上的DNA不參與編碼,只起到保護內側DNA的作用,保證每次染色體復制完整的進行。人體細胞每時每刻都在不停的復制,如果每次細胞的復制都完完整整的進行,人體是不會衰老的。每次復制染色體的時候,內測的DNA序列是完整復制的,但是, 端粒那一段DNA每次都會就變短一點,短到一定程度后,對染色體的保護作用就沒有了,染色體就不能正常復制,細胞就不能分裂了。所以,人衰老的根本原因是端粒變短了,每個人的端粒變短速度不一樣,所以衰老的速度也就不一樣。看一個人老不老,不能看他的出生年齡,而要看他的端粒長短。為什么有些人長壽?根本原因是他們的端粒長。
端粒長短既然可以決定人的壽命長短,那端粒的長短是由什么決定的呢?每人的端粒長度出生時就決定了,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變短的。有個好消息,布萊克本在研究中發現,端粒其實也是可以再次變長的。有一種重要物質,叫“端粒酶”,可以減緩端粒變短。只要有充足的端粒酶,細胞就能一直分裂下去。那問題來了,端粒酶又是受什么影響的呢?
埃佩爾找到一群長期照顧患病孩子的媽媽,做了端粒測量,發現一個事實:生存壓力讓她們老得比一般人更快。也就是說,感受到生活的壓力,會惡化端粒酶,加劇端粒變短,從而加劇衰老。科學家們進行了更進一步的研究,證實了端粒變短關鍵不在于壓力本身,而在于你對壓力的感受。端粒變短,并不是對壓力的反應,而是對“你對壓力的反應”的反應。(這句話有點繞,得好好理解!)
面對壓力,有兩種典型的反應:“威脅”和“挑戰”。“威脅”反應就是你在面對威脅時的反應,比如:一只大老虎站在你面前,要吃你,你會害怕,你的一系列生理反應就是威脅反應。而“挑戰”則是你在面對威脅時,不但不害怕,反而想戰勝他,同樣在面對一只要吃你的老虎時,你會興奮,想要借此機會成為打虎英雄,揚名立萬!面對壓力人的端粒變短速度,取決于你的“威脅”感和“挑戰”感各占多少比例。值得慶幸的是,這是你可以選擇的,這正是你的心態。面對壓力的一念之差,帶來的卻是實實在在的生理反應。影響端粒的思想還不只是壓力感,我們接著再說。
適度鍛煉可以使端粒變長。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過適度鍛煉,那究竟怎么樣才叫“適度”呢?今天就來深入分析一下鍛煉的原理。首先要搞一清楚一個重要概念,人體是一個“反脆弱系統”。一個玻璃杯一打就碎,它是一個“脆弱”系統,而一個塑料杯,你很難打碎,它是“櫓棒”的,很穩定。而“反脆弱”,則是你打擊它,它不但沒壞,反而變得更強壯了。健身的原理就在于,人體不是一臺機器,而一個“活的東西”,細胞可以自己再生,機能可以重建,他是“反脆弱”的。所以說,鍛煉的本質就是對身體的適度打擊。既要打疼,又要能恢復過來。不疼就等于沒練,恢復不過來就是過度鍛煉。也就是為什么不運動的人,身體差,而那些專業運動員天天過度運動,身體也差。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看,鍛煉可以更好的改善氧化劑和自由基的平衡,減輕了氧化應激。(這些專業術語具體含義,有興趣讀者可以查閱相關文獻)。
書中給出了兩類高效的鍛煉方法。第一類是“有氧耐力訓練”,最典型的是長跑。有實驗表明,每次跑四十五分鐘,每周跑三次,堅持六個月,你的端粒酶活性就能提高兩倍。第二類是“高強度的間歇訓練”。也就是說,快跑幾分鐘,再慢走休息,然后再快跑,如此反復。對端粒酶活性的影響效果是一樣的。還有一類叫“抗阻訓練”,包括拉伸、舉重等,目前還沒有發現對端粒和端粒酶有什么好處。
肥胖也會影響端粒的長度。首先要搞清楚肥胖的概念,哪里胖才算是真的胖?答案是肚子。端粒不在乎你體重多少,不在乎你的腿有多粗,在乎的是你肚子多大。“腰臀比”,才是好的指標。說到肥胖就一定要說減肥。科學的減肥方法不能靠節食。減肥的人經常會說句玩笑話——“等我吃飽了,我就開始減肥!”。科學研究表明,不要餓肚子減肥是有道理的。人在挨餓的狀態下,面對巨大的精神和身理的壓力,這個時候人的端粒是會變短的。用挨餓方法減肥的人,就算暫時減下來了,五年之內仍然保持這個成果的,還不到5%。所以該吃飽還是得讓自己吃飽,吃飽了多運動才是健康之道。減肥要吃飽,但可以選擇性的吃,少吃糖和脂肪。“吃什么補什么”這句話,一般情況下是不對的,但吃脂肪肯定補脂肪。糖是一個健康殺手,除了肥胖外,還對身體有很多不利影響,盡量少吃。
到底吃什么好呢?還是先還分析本質問題。細胞有三個敵人,第一個敵人是發炎。omega-3 脂肪酸就有防止發炎的作用。你血液中的 omega-3 脂肪酸越多,你未來端粒縮短得就越慢。所以要多吃含omega-3的食物,比如說魚類、牛奶、有機雞蛋。第二個敵人是氧化應激反應。維生素C和維生素E能有效對抗氧化應激反應。你可以從水果、胡蘿卜、西紅柿、土豆和一些綠葉蔬菜里獲得這兩種維生素。第三個敵人是胰島素抵抗。對付胰島素抵抗,最關鍵就是要少吃糖!所以,你不需要少吃,你需要的是吃的對。
以上說的都是自己的因素影響端粒的長度。還有外部因素,也同樣可以影響端粒的長度。環境可以影響人的端粒長度,除了自然環境,更重要的是人的環境。生活在一個好的社區里面,對端粒的長度是非常有好處的。貧困對端粒很不好,但只要能滿足基本生活需求,金錢對端粒的直接影響并不大,社會關系比金錢更重要。受教育程序非常重要。研究發現受教育程序對端粒長度的影響上不封頂,受教育程度越高,端粒就會越長。職業很重要,而且可能比收入還要重要。一個白領的端粒,會比一個收入比他更高的體力勞動者端粒更長。父母對孩子端粒長短也會直接影響,有三個方面:首先是基因直接遺傳;第二個方面是孕期的心理壓力;第三是在孩子出生以后。
影響端粒的因素有那么多,最可怕的是,這種影響是會遺傳的!所以端粒的長短不僅是你自己的事,還是會影響后代的事。你知道這事兒有多重要了吧?
小結:決定人衰老的本質原因是端粒變短,要延緩衰老要做的就是減小它變短的速度。端粒會直接遺傳,為了你的下一代,你也必須在乎你的端粒長度!排除基因決定因素,你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延緩端粒變短:1.正確面對壓力;2.適當鍛煉;3.健康飲食 ;4.多學習;5.多賺錢;
注:本文觀點來自萬維綱“精英日課”第229-235期內容。本文只是個人理解和匯總,傳達不確切之處,敬請閱讀原文,或原書《端粒效應》(The Telomere Effect:A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living Younger ,Healthier,Longer),作者:伊麗莎白·布萊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埃利薩·埃佩爾(Elissa Epel)。
2017年7月20日 首稿
2017年7月21日 修改
--于廣東東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