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女作家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的有聲小說,是幾天前的一個夜晚,我惆悵不已的聽完的,在惆悵中,哀傷和無奈,淡定與安詳,是我和書中九十歲老人的共同體驗。
這部小說,時間跨度大,有百年之久。人物多,一代代人出生,一代代人死亡,每個人都獨特而豐滿。
如果僅僅是這些,真的并不算什么。它之所以充滿了魅力,因為有澄澈干凈美麗的大興安嶺背景,更有天地之間關于薩滿的神秘色彩,以及鄂溫克人生生不息頑強繁衍與生存的生動寫照。有溫馨也有殘忍,有魔幻也有掙扎,有幸福也有哀傷,有甜蜜也有苦楚,有絕望也有期待。
分析一部小說,除了體味它的主旨,就要看看它的情節,人物,和環境描寫了。
這部小說跨越百年,用鄂溫克族最后一個酋長的妻子口吻自述,講述了九十多年中她的經歷,情節并沒有多大的矛盾沖突,但是,卻用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再現了這塊土地的神奇,這群人的平凡和偉大。
眾多的人物描寫,是從“我”的父親林克和母親達瑪拉開始寫起的。林克死于雷擊,母親是在兒子魯尼結婚那天死去的,充滿了悲涼和神秘。“我”的第一任丈夫叫拉吉達,“我”在被熊追趕狼狽不堪中與他相遇,后來與之結婚生子,拉吉達在一次風雪中尋找馴鹿被凍死。“我”第二任丈夫是瓦羅加,是鄂溫克族最后一個酋長,他們共同幸福的生活了幾十年,在一次酒后與黑熊的搏斗中被熊殺死。
拉吉達的弟弟叫拉吉米,他撿到一個女兒叫馬伊堪,拉吉米百般阻擾馬伊堪嫁人,馬伊堪失蹤幾天之后回來,生下一個私生子西班,在西班兩歲時,馬伊堪跳崖自殺。
小說中的每個薩滿都有鮮明的特色,尼都薩滿是我的伯父,也是族長,他在給日本人表演完跳神后死去。尼都薩滿死后三年,“我”弟弟的妻子妮浩做了薩滿,為了救人,妮浩先后失去了好幾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是非正常死亡。妮浩說過一句話:我只救人,不害人。她為了救別人,貢獻了自己孩子的生命,也許,這就是鄂溫克族人的精神核心吧。
還有很多的人物,都給人你震顫心弦的力量,例如自殺的達西,為他殉情的妻子杰芙琳娜。例如自殘的馬糞包,神槍手索長林,商販子徐財發……
人在故事中,故事在大興安嶺深處。因此這部書的自然環境描寫,優美而安靜。馴鹿是鄂溫克族人的忠實伙伴,人和馴鹿相依相伴,人為馴鹿而搬遷不斷營地,馴鹿為人忠實忍辱負重忠實效力無怨無悔。
人和馴鹿一起經歷風雨變幻,經歷日本入侵,經歷文化大革命,經歷獵戶定居,然而,山林最終是馴鹿的家鄉,也是以“我”為代表的鄂溫克族人的家園。“我”說,我是神靈賜予的生命,我將生命還于神靈,所以,“我”作為鄂溫克族最后一個酋長的妻子,我堅守我們的家園,尤其是精神的家園,至死不渝。
一個個生命的消逝是讓人傷感的,而一個民族的衰亡是讓人心痛的,可是,在時代的洪流中,誰能阻擋得住呢?
真是一個傷感而悲壯的故事!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人有的時候總是后知后覺的。 就像我早在8月13號就讀完了這本《額爾古納河右岸》,到今天10月29號才想起寫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