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金錢和權利內容的書籍,就像一條清透的小溪,能緩緩流淌進我的心窩。那是我尋找已久的一片凈土,讓清風和白云引領著我的思緒,讓馴鹿的梅花蹄印帶著我的靈魂,靜靜地走入那片深林。
那里的人是那么的淳樸,他們的房屋叫做希愣柱,是一片布包裹著的幾根木頭,頂部有個洞,不但可以讓火塘里的煙冒出去,躺在里面的人還可以透過洞瞭望星星,既浪漫又不失煙火氣。
他們的食物就是大自然的饋贈,常年與花鳥魚蟲及野獸為伍。他們既有獵獲動物的本領,卻也有保護叢林的理念,他們更喜歡與自然共生,這恰恰是現代文明社會失去的一步分東西。
他們是一群可愛的人,即使他們一直都喜歡吃動物的肉,甚至其中一些人喜歡吃生肉,但他們會告訴已死的熊,吃它們的肉的是一群烏鴉,并模仿著烏鴉的叫聲。而獲得愛情就是他們最幸福的樣子,一只熊、一條河都能讓他們遇見愛情,這就很讓人驚嘆了。盡管他們也有頑固的長輩,也會留下一些遺憾,但他們并不完全是為了自己,只是一些落后的偏見造成的。說實在的,我很羨慕主人公的愛情,他們活著就是為了吃和孕育后代,而在我們的社會里,許多人為了生存每天拖著疲憊的身軀來回于城市間,甚至有些人完全選擇丁克,人們的幸福感已經很難再感受到。
再回想一下,在我們同齡人的絕大部分,以及九零和零零的孩子們中,幾乎所有的人把車和房看作是結婚的必要條件?;叵胧昵?,我雖然不是很計較的那一群人,也跟著我老公還了一些房貸,但那時候我老公家如果沒有出大部分的錢,我是絕不會和他結婚的,畢竟在現實的生活很殘酷,賺錢沒有那么容易,長期地負債會壓地人喘不過氣來??墒嵌鯗乜俗褰Y婚哪里會有那么多講究呢,只要你情我愿,彩禮不過是幾頭馴鹿。
我喜歡他們的淳樸。族人永遠是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大家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不會存著壞心眼對付別人,也不會留私產,一切都是大家公用的。有什么都會暴露在同伴面前,絕不會遮遮掩掩,一旦有了不痛快的事情,他們聽聽大自然的聲音,氣也會很快就消失。他們來自大自然,用風葬的形式把他們交還于大自然,也是最美好的結局吧。
他們還很善良,愿意收養被人遺棄的孩子,愿意為了別人的孩子付出一切代價,這從拉吉米和兩位薩滿的身上就可以看到。盡管拉吉米的固執最后讓馬伊堪選擇了自殺,但他的初心確是毫無保留地愛她,只是在他的世界里,不懂得別人的感受會與他截然不同。
整個故事非常的凄美,讀完時仍讓我意猶未盡。我不愿意時代的發展破壞了他們自由的生活,我希望他們能走自己的路,自由地呼吸清新的空氣,為馴鹿而熱愛,為馴鹿而哭泣,而不要像圈養在城市中的人們,分不清鳥兒的種類,聽不到動物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