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零錢通正式上線,用戶可以將微信錢包里的零錢存到零錢通進行投資獲取收益,其運行機制和余額寶是類似的。只是平臺和運營機制的不同,使得這兩款產品便有了可比性,用戶在進行投資前就要對比一下余額寶和零錢通哪個收益要更高一些。而作為螞蟻金融和騰訊金融的明星產品,互為競爭對手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又將展開一場新的較量。
因為上線早,余額寶早期的個人用戶的投資額上限為100萬,后來下降到50萬,如今一降再降只有10萬。監管的意圖也很明顯,就是希望通過強制降低平臺用戶的資金投入來減少投資風險,規避不必要的損失。在2014年的時候余額寶七日年化收益曾一度達到6.4%以上,甚至于長時間能保持在5%以上。而后為了降低擠兌風險,一直處在下跌狀態,但也能保持在4%上下。微信零錢通剛剛上線年化收益便超過了余額寶,保持在4.4%上下,萬份收益能達到1.1元以上,無外乎想從支付寶搶奪用戶的意思。
那么,在微信支付業務穩定增長的現在,推出的零錢通和能余額寶抗衡嗎?微信的意圖是什么?
零錢通是如何進行運作的?
零錢通是微信內部的理財項目,主要針對的是平臺上用戶賬戶里的零錢,不求有多少但求用戶體量。它的靈活性很強,用戶只要有零錢存進去即可,沒有最低金額限制。在消費時和余額的功能是一樣的,可以直接用來進行支付操作。零錢存入之后會用來購買平臺提供的基金,收益也是從基金業務上面來的。但是收益的結算就有一套規則了,你在不同的時間存入的資金也會有不同的結算標準。你的存入金額是動態的,所以收益也將會是動態的,它隨著當天的收益率和用戶投入資金總額的變化而變化。
因為該功能的用戶主體就是微信用戶,所以投入到零錢通的錢也大多是零散的,但是基于微信的用戶體量,即便是有一小部分的用戶使用零錢通進行理財,募集到的金額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參考余額寶,這么一筆龐大的資金投入到基金平臺中,便可以通過各種操作來平衡各處的業務收支,同時基金和零錢通平臺還能得到一部分的收益。其最核心的技術在于通過數據計算來調整用戶的收益利率,這個利率便是根據各方對象主體之間的資金流動的變化來確定的,最終來平衡他們的收益。
如果要說零錢通與余額寶的不同的話,就是用戶定位不同,投資的資金量也不同。支付寶早期主要是用戶用來進行電商交易用的,是第三方的資金代管平臺,充當淘寶的財務管家。所以用戶要么是商家,要么是購物的用戶。因為支付寶不是用來進行社交的,用戶多是大額資金,結合支付寶天然的金融場景,投入到余額寶也就很正常了。
而微信則主要是用在發紅包、線下的支付消費等場景,雖然大多數用戶使用微信支付進行高頻率的支付和結算,但是在微信賬戶里面的留存資金并不多,使用零錢通的需求并非很強烈。正是因為這個本質的區別,使得零錢通想快速將用戶手中的資金聚集起來的難度就高了很多。
零錢通入局晚了嗎?
微信支付本就比支付寶推出的晚很多,其運作的場景也是大不相同,所以零錢通的推出也一直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微信不光要考慮運作成本,還要考慮發展前景。幾經斟酌之后,騰訊將零錢通的上線代表著微信在關于金融理財上整體戰略的改變。
要知道自今年12月1日起,使用微信進行信用卡還款要開始收費了,加之2016年年中的時候微信提現就已經開始收費了。可以說,這一系列的動作都是有關聯的。支付寶是作為螞蟻金融的主營產品來運作的,有自己的體系。而微信雖然是騰訊的明星產品,但是在產品運作上并非獨立存在的,還要和其他產品進行接洽,需要融合的地方也是很多。隨著騰訊金融戰略的推進,微信迫切需要盈利的需求也擺上了桌面,一方面要減少支出,另一方面還要提高收益,從零錢通的定位便可以看出它要的就是微信用戶手中的零錢,以圖加速平臺資金流通。但是現在才入局,用戶們還會愿意把錢存到零錢通嗎?
要知道零錢通的功能按鈕屬于三級按鈕,所在的位置本就不明顯。其在功能展示上采用的是H5頁面設計,在打開的時候是需要響應時間的,這就間接增加了用戶的操作成本,影響用戶體驗。而余額寶在支付寶是屬于二級功能按鈕,位置好定位明確,二者的差距很明顯。
據數據統計余額寶的資金存額已經達到了1.43萬億元,體量甚至超過了一般的銀行,其吸金能力可見一斑。此時微信入局零錢通試圖將用戶賬戶里的資金拿走,還是有難度的。加上微信支付的市場一再被擠壓,其電商金融體系也僅僅是在搭建中,并不完善,和京東打通的交易系統勢能還并未體現出來,微信零錢通此時的入局確實困難重重。
從零錢通看騰訊金融的野心
如果這樣你就認為零錢通只是雞肋的功能,那就大錯特錯了,作為騰訊金融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微信支付起著串聯線上線下,聯通用戶和平臺的重任,而零錢通的主要作用并非是用來幫助用戶進行基金投資賺取利益,而是借助其可以盤活微信用戶賬戶中的資金,使得這一筆大額資金流動起來,而只有流動著的資金才有商業價值。
在保證用戶收益的前提下,還能為平臺貢獻資金流量,何樂而不為呢?
此外,通過零錢通可以幫助用戶建立理財意識,將用戶金融理財觀念培養起來,在以后的運作中才會有更多可發掘的地方。例如:涉及到居民小額生活保險、消費保險等業務都可以利用微信來操作。
作為轉換點,零錢通將大量的資金留存在平臺后便可以方便用戶進行各種消費,平臺內部消費是不需要經過銀行清算的,而只要這部分資金還在微信體系內便會產生商業價值。
微信零錢通能趕上余額寶嗎?
即便零錢通有著廣泛的用戶基礎,但是在短時間內追趕余額寶還是有難度的。除非能推出一種類似于之前“春節紅包”級別的玩法,能充分調動用戶參與的積極性。當初余額寶的火爆完全是因為年化收益遠高于銀行的存款利率,所以才吸引了不少用戶。而現在的零錢通收益率并不高,這點上并不占優勢。
但微信用戶即將突破10億,月活也達到了9.8億,并且還保持著15.8%的高速增長趨勢,再加上微信用戶的高粘性,微信支付業務正在快速增長,特別是線下市場在幾年的時間已經發展到可以和支付寶相抗衡的地步。如今動作頻頻,先是和蘋果AppStore簽署合作協議,后來有拿下了中鐵售票系統12306的支付渠道,在追趕支付寶上更進一步,而且支付寶不曾涉及的包括美團、京東均有微信支付渠道。
零錢通有很好的用戶基礎,這也是它最大的殺手锏。特別是在網聯入局拿下互聯網支付清算權限之后,微信便可以利用零錢通很好的將用戶的資金留存在體系內,減少資金外流和清算成本,在積極促進內部消費的同時,提升資金的價值率。
筆者認為微信零錢通的定位與余額寶還是有差別的,它并不急于拿下萬億市場。在監管越來越嚴格的今天,如何利用零錢通來打開市場,盤活用戶余額這潭死水才是騰訊的真正目的。只要用戶能夠將自己的錢投入到零錢通,后面的一系列操作手段才能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