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的什么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閱讀有效時間:30min
閱讀中有什么困難:無
閱讀收獲:作為一名準媽,這本書是我開始閱讀的第一本中國人寫的育兒書籍。
第二章:如何提高愛的質量
文章首先提到了作者女兒圓圓小時候打針的事情,在孩子幼小時就培養了她忍耐痛苦的能力。首先要用孩子理解的語言告訴她為什么要打針,因為身體生病了,不舒服,打針以后就會舒服很多;打針是有點疼的,就像是摔屁股蹲兒那樣,是可以接受的疼痛;鼓勵孩子,要勇敢面對打針這件事情。另外父母的表現也會影響孩子的表現,現在很多家長在孩子生病時表現出非常焦慮的狀態,這勢必會導致孩子也有緊張的情緒,父母表現輕松了,孩子也會坦然接受打針這件事情,哄騙、威嚇、強制手段則會讓孩子更加拒絕打針,也不利于培養孩子勇敢面對疼痛的勇氣。
捉弄孩子,是成人居高臨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讓孩子犯錯誤、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興,給孩子帶來的是羞辱、擔憂和失落。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曾見過一些承認哄騙小孩,例如,讓他叫父母之外的人爸爸媽媽;對他說,你爸爸不要你了,跟著我回家吧;大人拿著糖果或玩具,想要聽孩子的甜言蜜語,否則就不給孩子;張開懷抱迎接孩子,當孩子跑過來時卻又收起手臂不抱,如此反復;其實這些在大人眼里看起來好玩的事情,都會給幼小的孩子帶來不良影響,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增加社交恐懼和對他人的不信任,父母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如果發現身邊的人有這種行為,應當果斷制止。
明天的計劃:作者語言通俗易懂,明天閱讀第二章剩余內容以及第三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