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他長期從事教育活動,給人們留下了41部著作。當讀完《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時,就被他那對學生、對教育工作炙熱的愛所感動。也就是那份愛使所有教育人所崇拜,能得到如此多人的認可。
《帕夫雷什中學》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本書,對此書早有耳聞,知道它蘇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學任教33年,擔任校長26年的工作總結,是他一生的心血和智慧的結晶,集中體現了他一生所追求的教育思想。當拿到這本書時,就迫不及待的看起來。想著此書肯定如《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一樣“好看”,然而事實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簡單。前言25頁,當我看前幾頁時,根本看不到心里去,幾次都是拿起看兩眼又放下。它不像前幾本書那樣易讀,許多理論性的東西需要細品。當下定決心,終于完整地把前言部分看完時,在腦子里留下的只是:勞動教育,家庭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的勞動的獨特之處是,為未來而工作,今天在孩子身上所培養起來的,要在幾年之后甚至是幾十年之后才會成為一個成熟人的公民性道德和精神面貌的因素。這讓我想起了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里的句子: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它寄托了作者對中國的熱愛和期望。中國的希望都在新的一輩上,如果新的一輩都是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有知識有能力的人,那么國家自然強盛。回歸到教育上,如何讓少年強呢?需要我們的教育,我們要培養新一代的中國少年。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最重要的教育任務之一就是要使學校成為培養學生的公民精神、勞動態度以及思想道德——審美態度的第一場所。如何在孩子這個未來的公民頭腦里培養起一個公民、一個勞動者、一個共產主義建設者的牢固思想核心,這是我們在教育工作過程中進行自我檢查的最重要的準則和主要尺度。蘇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視孩子在勞動方面的公民精神和充實的創造精神。他認為:孩子應當從勞動中在充實自己的知識中,在為人為社會主義社會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中體驗快樂。
蘇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過程中,重視學生的發展,注意每一個人,關懷每個學生,并以關切而又深思熟慮的謹慎態度對待每一個孩子的優缺點。這都是對教育的熱愛所致。他倡導: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者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這條規律是教育技巧的核心。讓教育于無形之中。
隨著時代的發展,帕夫雷什中學可能已經不能適應今天社會的發展。但是,蘇霍姆林斯基的這種樸素的教育情懷卻能在我們的心中扎根、生長。讓我們用我們投身教育事業的火一般的熱情,用心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為教育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