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成本的定義
成本就是放棄了的最高價值的選項。簡單地說, 成本就是放棄了的最大代價。
哪怕是在不使用金錢的社會,只要有選擇就會有所放棄,就必然存在著成本。一項資源,它有若干的選項,被選中的那個選項,它的成本就是在那些所有落選的選項當中價值最高的那個。
“放棄了的眾多選項當中價值最高的那個選項”。我們討論的是那些放棄了的選項,既然是放棄了的選項,它不就是沒有實現的選項嗎?既然沒有實現,那就是看不見的選項;既然看不見,你怎么能知道自己放棄的究竟是什么呢?
你所放棄了的東西,正是因為它沒有實現,所以你得靠想象才知道它是什么、它有多大的價值。
二. 你的成本由別人決定
| 負面的感受不是成本
澄清了一個對成本常見的誤解,那就是負面的感受不是成本,只有你放棄的最大代價才是成本。我的理解是負面的感受不是放棄了的最大代價。
| 你的成本由別人決定
| 你的職業(yè)由別人決定
三. 貨幣成本與全部成本
| 你花的錢不是全部成本
成本,它指的就不僅僅是花費的錢,而是付出的時間、精力以及它們所能夠帶來的所有其他機會。 | 給士兵發(fā)薪比免費征兵更便宜
| 中間商賺差價,使物品價格下降
| 中間商腐敗不是藥價高的原因
以上幾點從經濟學角度理解與原有的理解有很大不同,我只認同一部分,也許需要慢慢的打磨過程。
四. 沉沒成本與邊際成本
| 沉沒成本不是成本
這句話真正難的地方不在于理解它是什么意思,而在于我們能不能夠當機立斷,真的去實踐。我的理解是只有實踐的理論和方法才是自己的。就像我們007寫文章一樣,寫了才知道。
| 用邊際成本來做選擇
| 有時候“將錯就錯”可能更有效率
以上兩點我認為是這節(jié)課的精華,確實有實際指導意義,好好打磨這個概念。
五.科斯定律:誰用得好歸誰
| 科斯定律:誰用得好就歸誰
| 淘寶店大數據應該歸誰所有
| Kindle閱讀器中的數據產權
| 隱私權并不一定要絕對保護
| 鉆石歸礦工還是白富美使用?
而稀缺的資源會服從一個潛在的規(guī)律,那就是 誰用得好最后會歸誰。 所以我們在制度設計中,應該盡量地讓資源更方便地流動,從而讓我們盡量地享受資源重新配置所能帶來的好處。
這小節(jié)的內容我沒有完全消化,目前有很多疑問。
六.從成本視角看環(huán)保問題
| 汽車與馬車誰更環(huán)保?
| 昔日美好的時光,它們糟透了
| “科斯對價”化解狼群之爭
所以從科斯定律看來,僅僅講道理是不夠的,求一個數量上的平衡才是更重要的。 我的理解是‘求一個數量上的平衡’也是一種實踐要求,理論也是要解決實際問題的。 | 布餐巾還是紙餐巾更環(huán)保?
我上完這節(jié)精品課的最大收獲就是 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