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17
《如何閱讀一本書》
讀完這本書,我回想起書中要求詢問的四個問題。
第一,這本書講了什么?
這本書主要講閱讀的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層層遞進,重點講了分析閱讀的原則以及主題閱讀的方法。
第二,作者問了什么問題,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一、什么是基礎閱讀?
基礎閱讀就是對字義有基本的理解力,能閱讀,基礎閱讀是一切更高層次閱讀的先決條件。
二、如何進行檢視閱讀呢?
檢視閱讀要先看看書名、副標題、索引、關鍵字引言目錄等等,從中找出作者給的特殊訊息,粗讀略讀進而判斷本書是否值得分析閱讀,可以用此閱讀方法進行篩選書籍。
三、閱讀論述型作品,分析閱讀的問題及原則是什么呢?
閱讀一本論述型的書要提出四個問題。第一,一本書的結構框架是什么?第二,一本書的細部講了什么,是怎么講的?第三,這本書有意義么?第四,這本書和你有什么關系呢?而由這些問題作者展開了對論述型作品進行分析閱讀的規則。
第一階段(一本書在談論什么)
規則一,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讀的是哪一類書,而且越早知道越好,最好要在你開始閱讀之前就知道。
規則二,使用一個單一的句子,或最多幾句話(一小段文字)來敘述整本書的內容。
規則三,將書中重要篇章列舉出來,說明他們如何按照順序組成一個整體的架構。
規則四,找出作者要問的問題。在閱讀過程中時刻謹記不忘問這些問題,從而了解文章大意,理解作者的想法。
第二階段(詮釋一本書的內容)
規則五,找出重要單字,通過它們與作者達成共識。
規則六,把一本書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來,找出其中的主旨。
規則七,從相關文句的關聯中,試法架構出一本書的基本論述。
規則八,找出作者的解答。
第三階段(評論一本書)
A.智慧禮節的一般規則
規則九,除非你已經完成大綱架構,也能詮釋整本書了(即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否則不要輕易批評。(在你說出:“我讀懂了!”之前,不要說你同意、不同意或暫緩評論。)
規則十,不要爭強好勝,非辯到底不可。
規則十一,在說出評論之前,你要能證明自已區別得出真正的知
識與個人觀點的不同。B.批評觀點的特別標準。
規則十二,證明作者的知識不足。
規則十三,證明作者的知識錯誤。
規則十四,證明作者不合邏輯。
規則十五,證明作者的分析與理由是不完整的。
四、輔助閱讀是什么?如何進行輔助閱讀?
如果動用了上述的分析閱讀都未能讀懂一本書,這時我們就需要輔助閱讀的幫助,包括相關經驗、其他的書、導論摘要以及工具書(字典、百科全書)。字典只是關于文字的知識,除非你知道自己要找什么文字,并了解字典是關于什么的,你才能從中找到答案,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百科全書則是關于事實的知識,與字典一樣,你必須知道它是關于什么的,你才能從中找出自己所需要的事實。
五、如何閱讀其他類型的作品呢?
很顯然,作者僅僅對論述型的文章進行分析閱讀的指導是不夠的,還有實用型、想象文學歷史和科學數學等類型書籍,因此接著,作者通過與論述型書籍的分析閱讀問題進行比較,對其他類型的書籍簡單的介紹了分析閱讀的問題。
(一)如何閱讀一本實用書?
看一本實用書需要了解的閱讀問題。首先還是要了解一本書它大概講了什么;其次要了解作者的問題是什么,他想要你做什么;接著要問自己能接受作者的宗旨么;最后一個問題,這本書和我有什么關系呢,如果你接受了作者的宗旨,那你就要做出行動改變,不行動代表你并不接受他的宗旨。
(二)如何閱讀一本想象文學?
想象文學需要了解的閱讀問題。這種類型的書包括抒情詩、小說、戲劇等,首先,第一個問題,給想象文學進行分類;其次,我們讀完一個故事,要知道它到底講了什么;接著,你要不僅能抓住整本書的大意,你更要明白整本書的內容架構,他們是怎么發展推動的,又是怎么暗藏伏筆的;最后,在你衷心感激作者試著為你創造的經驗之前,不要批評一本想象的作品。
? ? ? ? ? 下面是對各種想象文學的重點進行概括的內容。對于故事,我們要做的重點就是快讀,全神貫注的閱讀,了解大意并了解內容架構,最后對故事進行評論。關于史詩要求你集中注意力,全心參與并運用想象力。對于戲劇,最好和讀故事一樣一氣呵成,掌握整體的感覺,由于戲劇不像故事,一切背景什么的都被交代,所以你要想象并假裝看到演出的實景。關于悲劇,首先,記住悲劇的精髓,在于時間;其次,讀旁白的時候想象劇本里的人是和你一樣高度的,而在讀悲劇人物的臺詞時,想象他們比你高一個層次。關于抒情詩,重點是先全文閱讀,再大聲朗讀出來,這會助于你的理解,抒情詩并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難讀,它值得多次閱讀并思考。
(三)如何閱讀歷史書?
歷史書需要了解閱讀問題。我們要清楚,由于人特定的限制,歷史并不一定真實。閱讀歷史的要點在于,第一,對你感興趣的事件或時期,盡可能閱讀一種以上的歷史書;其次,我們不只要關心在過去某個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發生了什么,我們更要讀懂在任何時空當中,尤其是現在,人們為什么會有如此這般的行動。關于讀歷史書,我們要關注三個問題,一,這本歷史書的主題是什么,這會方便我們明白文章在談什么;二,我們要知道歷史作者是怎么述說歷史故事的;三,對文章進行批評(完全了解了文章的意義),可以是歷史不夠逼真,或是作者誤用了資料;四,歷史書與我們大有關系,過去的無法改變,但可以借鑒,或是吸取教訓,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四)如何閱讀科學和數學作品?
科學和數學論說性較強,且很容易找到文章的框架,但是對于一般讀者而言,可讀性較差,這需要我們讀者掌握文章大意,不在細節處糾結,數學是一種語言,當你仔細讀你會發現它的優美。(歐幾里得的《幾何原理》)
(五)如何閱讀哲學書?
哲學是人們應該畢生追尋的學問,閱讀哲學重點是思考,就如作者寫作時一般除了思考。思考人類的一般規律。而哲學書比其他書更需要分析閱讀的方法。(即十五個規則)
(六)如何閱讀社會科學書?
社會科學閱讀看似簡單卻很困難,作者首先要與讀者達成共識,從而表達主旨,做出論述,但是社會科學的術語通常被新聞報導濫用,造成讀者根本不了解詞義卻誤以為理解,這樣讀下來通常只能一頭霧水。最困難的還不止于此,社會科學包括法律學、政治學、經濟學等,顯然要分辨出其是社會科學無疑是十分困難的了。要讀好社會科學,必須閱讀幾本同類型的書,這樣你才能了解關于你感興趣的點,這是由于社會科學是個新領域造成的。
六、怎么進行主題閱讀?
作者從社會科學的閱讀進而發展到主題閱讀的層次。讀書的目的在于了解資訊增強理解力,讓書為我們所用。而主題閱讀將我們從我們服務于書轉換成書服務于我們,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轉折點。世上書千千萬,不能所有書都做到分析閱讀的程度,所以善用檢視閱讀很有必要,這可用來了解書的大意,進而篩選進行分析閱讀的書籍。主題閱讀的目的卻不在于此,你要從書中發現作者對你研究主題所提出的問題的態度。
主題閱讀的步驟:主題閱讀中有兩個階段。一、觀察研究范圍:主題閱讀的準備階段(1)針對你要研究的主題,設計一份試驗性的書目。你可以參考圖書館目錄、專家的建議與書中的書目索引。(2)瀏覽這份書目上所有的書,確定哪些與你的主題相關,并就你的主題建立起清楚的概念。二、主題閱讀:閱讀所有第一階段收集到的書籍 (1)瀏覽所有在第一階段被認定與你主題相關的書,找出最相關的章節。 (2)根據主題創造出一套中立的詞匯,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 ----無論作者是否實際用到這些詞匯,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絕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這套詞匯來詮釋。 (3)建立一個中立的主旨,列出一連串的問題一一無論作者是否明白談過這些問題,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數的作者都要能解讀為針對這些問題提供了他們的回答。(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議題。然后將作者針對各個問題的不同意見整理陳列在各個議題之旁。你要記住,各個作者之間或之中,不見得一定存在著某個議題。有時候,你需要針對一些不是作者主要關心范圍的事情,把他的觀點解讀,才能建構出這種議題。? (5)分析這些討論。這得把問題和議題按順序排列,以求突顯主題。比較有共通性的議題,要放在比較沒有共通性的議題之前。各個議題之間的關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來。
最后作者總結了閱讀閱讀好書能提高我們的認知和理解能力,以及只有少部分書值得分析閱讀,并一讀再讀,在附錄里,作者推薦了一些書目,以及對分析閱讀的幾個測驗。
第三,你接受作者的宗旨么?
這本書的宗旨是畫出關鍵字,畫出關鍵句,畫出主旨,找出結構框架又是如何就這些框架敘述的,最后對書進行評論,甚至更高層次的讓書為你所用的主題閱讀,這要求你對書再了解不過了,為什么不接受呢。
第四?和我們有什么關系呢
看書可以獲得資訊,也可以提高理解力,但并非泛讀就可以提高理解力,這需要一定的閱讀技巧,如果對書沒有很好的理解,也是不會提高理解力的,這本書就教給我們怎么進行閱讀?什么才是真正的閱讀?所以對這本書最好的報答就是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