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所有內容版權歸樊登讀書會溫哥華分會每一位分享書友)
1、“剛剛聽完 《刻意練習》 極力推薦。聽完后,馬上讓我有一種象脫掉全身身鉫鎖的感覺,更讓我看到了希望。原來以前處事, 修練過程中有多誤區,所以效率低,進步慢,更重要的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在無意中限止了自己。原來要達到理想的結果,練習是有模式可尋的。高爾夫球員特別應該聽這本書,總共54分鐘。”——David 于2016.12.03
2、“所有人都以為“杰出”源于“天賦”,“天才”卻說:我的成就源于“正確的練習”!這是一本值得所有人認真學習的書,我們如此、孩子也如此,聽完一定會有收獲!今日薦書——《刻意練習》!”——Lisha 于2016.12.29
3、“大腦的研究表明,大腦比我們想象的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這使得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也可能通過正確的訓練,培養各種新的能力。 學習不再是挖掘某人潛力的方式,而是發展這種潛力的方式。我們可以創造自己的潛力。”——傾聽 于2017.01.15
4、“30分鐘刻意練習與其他類型的有目的的練習存在兩個重要的方面上存在著差別。首先,它需要一個已經得到合理發展的行業或領域,其次,需要一位能夠布置練習作業的導師。 書中提到了2011年腦力錦標賽上中國的王峰創造記住300個數字世界紀錄所使用的編碼方法。”——傾聽 于2017.01.16
5、“上班路上聽《干法》,下班路上聽《刻意練習》。學著跟工作談戀愛,工作不是“必要之惡”,而是最好的治病良藥。把每個任務都當作刻意練習的機會,修煉…”——Sarah 于2017.01.18
6、“天才不是天生,都要經過專業刻意練習才能在其領域發揮自己的潛能,我們任何正常人只要愿意經過專業反復刻意練習都可以達取得一定的成績。1萬小時只是一個概念,如果不專注也是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水平的,相反,主要專注反復有時并不需要1萬小時。刻意練習要有明確的目標,還有不斷有及時反饋信息。”——Ella 于2017.01.22
7、“今天閱讀的是第五章在工作中運用刻意練習原則。作者提出為了讓練習變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需要拒絕三種錯誤思想:1 你認為某人的能力通常受到基因特征的限制;2 如果你足夠長時間做某件事情一定會更擅長;3只需要努力就能提高。有人根據刻意練習的思想提出了“邊干邊學”的方法。它使人們熟悉練習的習慣并且思考如何練習。傳統的教育過于重視知識而不夠重視技能。運用如下的新方法可以改進技能:一辨認誰是專家;二及時反饋;三形成心理表征。”——傾聽 于2017.02.02
8、“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實際上是存在很大疏漏的。杰出人物的關鍵,在于刻意練習,也就是說,大量練習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但絕不是盲目的練習。刻意練習的特征是明確的特定目標、專注的練習狀態、練習反饋以及基于反饋的調整、走出舒適區。在職場的刻意練習中應該聚焦于績效和表現。”——Grace 于2017.02.04
9、“第六章閱讀。在生活中如何運用刻意練習:1.找到一位好導師;2.保持專注和投入;3.用三個F(focus, feedback, fix it) 4創建保持動機;5.精心設置目標。如果沒有導師,就像富蘭克林練習寫作那樣,自己設計練習方法。”—— 傾聽 于2017.02.05
10、“如何保持動機:1.強化繼續前行的理由:通過練習獲得的新技能本身;堅信自己可以成功的信念;營造好的社會動機:比如在一個有共同目標、互相鼓勵的團體之中(這正是我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咱們群也是了)2.弱化停下腳步的理由:規劃時間以保證練習;將練習時間限制在一小時內或更短,以保持高度的專注(想起番茄鐘的原理)。”——傾聽 于2017.02.06
11、“第七章閱讀。這一章《成為杰出人物的路線圖》看起來不太有趣。提供給想把孩子培養成杰出人物的幾條指導原則,這也是作者和很多研究者進行大量研究后的發現1.產生興趣2變得認真3全力投入4開拓創新。我們成人后如果也有在某領域達到杰出的追求,大腦會以不同的機制來運行,但是在芭蕾、運動等對身體條件有特別要求的領域,刻意練習只能幫助你更優秀。作者反復強調了刻意練習時長的決定性作用。想起《卡爾威特》《哈佛女孩來》等多年前暢銷的培養牛娃的書,一聲嘆息!”——傾聽 于2017.02.07
12、“邊買菜邊聽的,我容易嗎!哈哈,感嘆一句:時間都去哪了?言歸正傳,感覺自己沒有什么是經過刻意練習的,基本上都是差不多就行,能用夠用就行,這也許是自己表現平常的原因之一吧。刻意練習:鎖定目標,專注練習,獲得反饋,及時修正。杰出人物的路線圖:產生興趣,變得認真,全力投入,開拓創新。作者研究發現:杰出并非一種天賦,而是一種人人都可以學習的技巧,成為杰出人物的關鍵,在于刻意練習。成功需要刻苦,但真正的成就天才之道——刻意練習,又并不等同于刻苦。希望俺在育兒過程中,和孩子一起刻意練習!”——Sarah 于2017.02.18
13、“書中用大量個案和事實證明,只要訓練得當,普通人也能成為所謂的天才,在某一領域達到過人的高度。刻意練習具有四個鮮明的特征:1、具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2、具有專注的練習狀態;3、練習包含反饋;4、需要走出舒適區。無論在工作領域或在生活領域,通過刻意練習,你都可以成為行業的領袖或是成就多年的夢想。這么看來,我的夢想有機會實現,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再加上持續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實現。決定試一試。”——Joanne 于2017.03.07
14、“杰出并非一種天賦,而是一種人人都可以學習的技巧,關鍵在于刻意練習。每個人練習都可能遇到瓶頸,但“天才”從不放棄。要知道所謂瓶頸,更多時候也只是心理層面的障礙,事實上你并沒有達到自己的極限,只是你的動機不足罷了。因為,人類的身體與大腦具有強大的適應能力。我們的身體有一種偏愛穩定性的傾向,當它被迫走出舒適區,便會重建體內平衡。足夠努力地鍛煉,并保持足夠長的時間,身體將以各種方式來改變。挑戰越大,變化越大。刻意練習必須牢記三F原則,即:專注、反饋以及糾正。生于一個懷抱夢想的時代,每個人都想成為行業的杰出人物,但夢想同時也是現實的,杰出人物無不來自刻意練習。”——水晶 于2017.03.11
15、“一萬小時太多,三千小時就夠,而且當保安一萬個小時也當不了福爾摩斯,我四年前自己拿著一個app叫Unersense,完全從模仿職業高爾夫運動員的動作開始,再拍自己動作一直在糾正,做筆記,至今還保留所有的視頻動作和筆記,見著高手就請教(其實那些朋友都是八九十桿的水平),平均每天1小時200個球擊打,學了半年,完全符合3F原則,focus、feedback、fix,03年初開始學,十月賭錢局87桿,04年八十小,05年初開始找教練學理論和糾正自己看不到的錯誤動作,05年夏天頻繁見7,我相信這個刻意練習的理論,努力?有心就行。”——Patrick 于2017.03.12
16、“杰出并非一種天賦,而是一種人人都可以學習的技巧,成為杰出人物的關鍵,在于刻意練習。牢記三F原則,即:專注(focus)、反饋(feedback)以及糾正(fix it)只要目標明確,專注投入,及時反饋,不斷挑戰舒適區,找到行業優秀導師,強化動機,堅持練習,致力于有針對性地提高,就能在任何一項事業的追求中變得更加杰出,不要猶豫,操練起來吧。”——ICE 于2017.03.16
17、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