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從小我就沒有這種所謂的每日一記的習慣,記得那時候為了讓我這樣的不喜歡寫日記的孩子愛上這個行為,還有一首打油詩在“民間”傳唱——“日記日記天天要記,一天不記就會忘記。”那時候總是對它嗤之以鼻,認為沒有什么可記錄的,每天重復單調的生活,不是上學就是在家,學校能有多少時光是快樂的?而家里的生活更顯得無聊無趣。再說年少的記憶力總是好的,能準確記住那些我所有興趣的東西,比如:大風車的動畫片什么時候開始,今天會放到《西游記》的哪一個部分;又或者今天是星期幾,離下一個放假的日子還有多少日子········總之無論怎么想都覺得寫日記這種沒有必要的環節我是不需要的做的。?
如果說這世界上有什么是過得快的,那一定就是時間,而過得最快的就是那些你失去了的時光。盡管我也已經失去了許多的這樣的時光,不過我在這里并沒有為它們的失去而感到懊悔,它們即使沒有讓我變成一個大家所期待的個體,但也一直陪伴著我,陪我一起經歷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至于它們想要換取的是什么,我沒有想過,它們也沒有告訴過我。
前不久和我一個最好的朋友聊天,他說他最近又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記得之前他還寫過一些小說,不過他說不夠成熟,所以也就沒有看到過他口中的這些作品,不過大致想想應該和前幾年出現的那些網絡小說的故事情節差不多,他也是在那段時期寫的。他告訴我,人這一輩子只有學會兩件本事便不會擔心無法在世界上立足,一是說的能力,二是寫的能力,他說他不會說,所以努力著學會寫。我知道他這是自謙了,他相比較于我而言,又怎么能稱得上不會說呢?我仔細想想,他這觀點倒是有些道理,那些個成功精英們有哪個不是能說會道的,只不過這說的本事也是分層次的,高層次的說是將事實與理論結合,經驗與創新融匯而發出的讓人信服的聲音,低層次的不過就是些溜須拍馬,海闊天空的胡亂之語。我平時不太喜歡多說什么,因為我一直奉行“謹言慎行”的生活之道,禍從口出的箴言不是沒有道理的,有時候看到周邊的很多人不過就是因為一句話大打出手的鬧劇,讓我覺得少說總不會錯的,于是我知道說的這個能力或許不太適合我了,那么寫呢?
朋友的觀點是寫的能力是需要練習的,寫的東西多了,慢慢的也會從中領悟到些什么的,就像學生時代的寫作文,一開始沒有什么思路,但在草稿紙上不斷的去嘗試,不斷的去修改,總能寫出一篇看得過去的文章去搏一搏老師的眼球。為此他堅持一日一記的習慣,無論多晚多忙他逼著自己去寫,盡管有時候寫出來的東西讓人不那么滿意,錯別字比較多,有些語句都不是很通順,一看就是太晚趕出來的,但我還是為他這份執著點贊!慢慢的我發現他的文字越來越生動了,他寫的能力進步了。
這讓我也開始考慮要不要向他學習,用文字去記錄自己的生活與想法,我想了很久,因為一貫的惰性讓我開不了這個頭,也不知道今天的這個開始能維持多久?不過我想嘗試過有記錄的日子,這樣很多年后我可以追憶一下這個坐在電腦前敲打著鍵盤的我,從這些黑白相間的文字中我會感到他的真實,而記憶總會模糊。
希望這是個美妙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