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博弈論的納什均衡原理,競爭越激烈,打法越相似
一、剛性與短視
- 經濟發展曲折上升,本來有自己的波動周期
- 但是人心和“工資剛性”卻只能上、不能下
- 守夜人政府本來只是小區物業,業主掙多掙少與物業沒有關系
- 出于對本小區菜販的保護義務,小區物業要限制外來蔬菜進入,這就是關稅和貿易壁壘
- 經濟問題總會轉變成政治問題,守夜人政府“基于選民意愿”一再膨脹,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二、從主義到生意
1、政治家和政黨只要民心和選票
針鋒相對的政黨,政策卻越來越相似
國外政黨競選,無論當初是什么“主義”,經營到最后都變成相似的“生意”
2、高手打架的方法最終趨同
- 只有力量極其懸殊的較量,才講究一招一式的花拳繡腿
- 高手對決,只靠最簡單的動作、力量、敏捷和意志決生死
3、納什均衡
一條街道兩端各開一家超市,最終唯一的穩定格局是:
在街的中間點上,兩家超市并肩開在一起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幸存者總是相似的,落敗者各有各的死法
4、《圣誕歡歌》只是個童話
狄更斯在小說的末尾暗示:這只是一個美好的童話故事,除了孩子,任何人沒有理由把它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