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過程中,遠比學習知識重要的三件事:
1、跳出局限的能力
馬斯克的成功是一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他打破了人們對汽車和火箭的固有思維,顛覆性的創新促成了如今的成功。
還有斯坦福大學的一個學生實踐案例。老師給每個學生5美元,3個小時后看誰能賺更多的錢回來,并做3分鐘的陳述,告訴大家是怎么操作的。大多數學生停留在局限思維里,用5美元買了小東西再賣,能賺個幾美元。但有的同學就跳出了5美元的局限,他們之間去做了2小時家庭教師,轉回來幾十美元。最厲害的學生把3分鐘的公開陳述作為商品賣給了某公司,賺了幾百美元,因為這些公司知道在斯坦福大學宣傳自己有多大的商業價值。
2、解決問題的能力
知識只停留在做題上是毫無意義的,誰能解決誰會中的問題,誰才是真才實學,為了解決問題,需要不同學科知識的貫通,需要人與人的溝通能力,需要查閱資料的能力,需要剖析問題的能力,需要合作精神,需要領導力,這些都不是從考試中能學到的,一定是在不斷的實踐中摸索出來的。
3、先做再學習的能力
當前的教育都是先學知識點,再去整合解決問題,解決的還是簡單的知識點堆加出來的問題,完成很多學生遇事不敢上手,覺得準備不足沒有把握,反而是平時學習成績不突出,甚至落后的學生,有那種無知者無畏的勇氣上手去干,這之中或許還有一些心態上的問題,差學生沒有偶像包袱,做不好也不所謂,好學生怕做砸,畢竟從小的教育就是鼓勵學生考100分。
可是在社會實踐中,哪有那么多量身定制的問題等待我們去解決,尤其是當前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很多專業知識有可能突然就變得沒用了,還得重新學,孩子們要有敢去嘗試,并在做的過程中自行學習和提升的能力。